“肾脏淹水”别轻忽!瞭解肾水肿的原因与症状与治疗方式

一名中年妇人有泌尿道感染,腹部与腰部也经常感到疼痛;有天终于忍不住疼痛,立即至医院检查;经超音波检查发现,右肾异常肿大,原来她的肾脏已经出现水肿。所幸,经过治疗后已经康复出院。

健康检查时,可能会看到被诊断出“肾水肿”,但这除了被称为“肾脏淹水”,又代表身体出什么状况?患者应该怎么办?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快跟着小编羊羊一起看下去!

什么是肾水肿

肾脏的功能是制造尿液,再将尿液收集到肾盂后,经过输尿管传送至膀胱、排出体外。当其中一1段的尿路有阻塞的情形,泌尿系统会产生压力,此时尿液会逆流回到输尿管或是肾脏,长期下来导致肾脏水肿、肾脏过滤速率降低,严重时恐造成肾脏萎缩。

肾脏水肿(Hydronephrosis)也称为水肾或肾积水,从字面上来看,像是肾脏淹水,但其症状是肾盂扩大,导致尿液都积在肾盂中。

肾水肿原因分2种

肾水肿的成因众多,可以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2种:

  • 先天性:通常为尿路阻塞居多,最常见的原因为肾盂输尿管接合处阻塞,由于先天肾脏发育不全的人,肾盂以下的尿路较脆弱,尤其输尿管容易扭转、发育不良,使得尿液无法透过输尿管的蠕动输送至膀胱。此外,膀胱输尿管交接处狭窄后腹膜腔纤维化皆属于先天性原因,通常发生在婴儿及幼童居多。
  • 后天性:多为疾病所致,如泌尿道感染、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脏发炎、摄护腺肥大、肾脏肿瘤、脊椎损伤、神经性膀胱、膀胱肿瘤,或是怀孕子宫变大压迫到输尿管皆可能导致尿液积蓄在肾盂里面,造成肾脏肿大。

肾水肿的症状

肾脏水肿的症状可以分为急性与慢性2种:

  • 急性肾水肿:因肾脏压力增加,病患会感到背部酸痛,有些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血尿、高血压等症状。急性肾脏水肿属于可逆现象,只要及早发现,通常能透过治疗改善。(延伸阅读:别再憋尿了!恐罹患急性肾盂肾炎)
  • 慢性肾水肿:此类的肾脏水肿进程缓慢,病人通常不会出现症状。然而随着肾脏水肿持续恶化,肾脏皮脂也会跟着变薄,此时肾脏如同囊肿般,要透过手术改善相当困难。

此外,依照肾脏水肿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种:

  • 轻度肾水肿:肾盂有轻微的扩张情形,症状不严重,及早治疗便能维持肾脏正常的功能。
  • 中度肾水肿:肾盂有明显的扩张、肾脏外型已逐渐肿大。
  • 重度肾水肿:肾脏皮脂已经变薄,代表水肿的情况已久,此时的可逆性不高,有些病患甚至出现纤维性的发炎,最后将导致肾脏萎缩。

治疗肾水肿,改善肾功能

医师可以透过肾脏超音波、电脑断层摄影或静脉肾盂摄影来检查患者的肾脏。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症状、改善肾脏功能,医师会依据病因来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

  • 输尿管镜:输尿管有结石,可以使用输尿管镜来将结石取出。
  • 体外震波:若为肾脏结石,则需要将结石震碎。
  • 抗生素:若病患为泌尿道感染所并发的肾脏水肿,需先服用抗生素来解决泌尿道感染的问题,之后利用“经皮肾造廔管”,将管子插入腰部皮肤,引出感染物质。

定期追踪预防肾水肿

患有摄护腺癌及摄护腺肥大的男性,或是因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性膀胱病患,容易有肾脏水肿的问题,建议要定期追踪肾脏功能,时时注意是否并发肾脏水肿的问题。

此外,定期检查肾脏功能时,不能只单看肌酸酐(CRE)和肾丝球过滤率(eGFR)的数值,这是因为肾脏水肿不一定会马上影响到这两者,若验出数值异常时,肾脏水肿的程度可能早已相当严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