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腰痛难耐,不免让人怀疑是否自己的“腰子”出问题、肾脏发炎或肾功能异常等而紧张万分。在神经紧绷之前,其实医师通常会先透过所谓的肾丝球过滤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简称eGFR),作为评估你肾功能好坏的指标。
简单来说,eGFR就是肾脏每分钟可净化的血液的总量,分数越高通常代表肾功能越好,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的分级也会藉由eGFR来做分期。
eGFR可以通过一套公式推估;包含了血液中的肌酸酐、年龄、体重、性别等因素,经加总后计算而来。肾脏是由100多万个肾元所构成,肾元由肾丝球(Glomerulus)和肾小管(Tubule)组成,负责过滤及分泌出身体的废物和毒素。
当肾丝球过滤速率低下,就表示着过滤废物和毒素的速度降低,也意味着肾功能出了问题。一定要记得,肾脏相关的疾病若能越早发现而及早治疗,那么康复的机率也越高。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根据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 (NKF)肾脏疾病结果质量倡议 (KDOQI)对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如下:
慢性肾脏病第一期
肾丝球过滤率为90以上,肾功能虽然正常,但肾脏仍有些许症状,出现血尿或尿蛋白的病征。
慢性肾脏病第二期
肾丝球过滤率为60~89之间,肾丝球过滤率微微下降,尿液中的蛋白质开始变高,也会出现血尿及轻度水肿。
慢性肾脏病第三期
肾丝球过滤率为30~59之间,中度的慢性肾功能障碍,尿蛋白或血尿持续上升、水肿加重、血压上升,钾离子及磷离子逐渐升高,会经常感到贫血和倦怠,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提高。
慢性肾脏病第四期
肾丝球过滤率为15~29之间,肾丝球过滤率严重降低,尿蛋白、血尿、高血压、水肿、电解质不平衡持续恶化,少数人开始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心血管疾病发生机会大幅上升,是重度的肾脏慢性病变。
慢性肾脏病第五期
肾丝球过滤率为15以下,肾脏病末期,延续第四期的症状持续加重,也是所谓的肾衰竭,需开始作肾脏替代疗法的准备,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脏移植。
其他影响肾丝球过滤率的因子
- 年龄:肾丝球过滤率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也会逐渐降低。一般来说,年纪过了30岁之后,每年肾丝球过滤率就会逐渐递减、减少0.8~1。
- 体型:肾丝球过滤率大多与体重成正比。所以体重轻的成年人的肾丝球过滤率会比体型高大的成人低;然而,这并不意味吃得越胖、肾功能就越好,相反来说,肥胖反会增加肾脏病发的机会。
- 妊娠:女性在怀孕期间,肾丝球过滤率通常也会大幅增加,生产后才会回覆原状。但若已是第三期之后的病患怀孕,有可能就会让肾脏过劳,导致肾病恶化,因此怀孕前建议务必与医师讨论因应方式。
- 药物:肾丝球过滤率也可能受到非类固醇消炎药,如Gentamicin、Cefoxitin等抗生素药品影响。
- 降低肾脏血流的疾病:若罹患的是急性肾衰竭,当因外伤失血过多,肾脏灌流不足导致肾小管坏死,或败血症的发炎因子让肾元损坏,肾功能快速恶化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肾丝球过滤率就无法经由以上公式来推估。此时需综合排尿量、动脉血液气体分析,以及血液肌酸酐上升的幅度等来准确评估。
肌酸酐廓清率即时反应肾功能
另外,还有一个称为“肌酸酐廓清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简称 C.C.R.)的检查,可更正确反应肾功能。由血液肌酸酐浓度、收集24小时的尿液肌酸酐的总量数值来计算,会更接近真实状况的肾丝球过滤率。
然而,肌酸酐廓清率需收集患者24小时的尿液,对多數病友来说相对不便,特别是长辈或是不良于行的病人,让患者备感艰辛。所以肌酸酐廓清率不常被使用,大多是经由单次抽血,并综合年纪、体重、性别以简单的公式推估;这也让广大的肾友病患们期待,未来能有更简易而准确的评测工具,能准确判断肾脏实际功能,让更多罹患肾脏病的病友们能对症下药、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