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在台湾蔓延,疫情扩大之余,保护自己的动作与知识可不能少。慢性肾病患者占台湾人口的10%,不算少数。对于这些肾脏功能不佳的国人来说,如果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其实会有更大的风险遭逢健康上的剧变,就让小编羊羊带大家一起来瞭解新冠肺炎对肾脏病患者的影响。
洗肾病人更容易染疫
台湾是洗肾大国,而洗肾病友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所以也更容易被各种致病性的微生物感染,包括引起COVID-19疫情的冠状病毒。且洗肾病患1周需到医院透析3次,一间洗肾室在执行透析治疗时,含医护病患及家属动辄上百人,不但容易群聚且不容易保持社交距离。
研究显示,洗肾病患被被染 COVID-19的机率显著高于一般族群,且染疫后的死亡率可能高达10-20%,肾友们不可不慎。
因应疫情医院出招
由于最近疫情的社区传播趋势,许多基层洗肾中心为避免群聚感染,都暂停接收新的病人,所以这些病友只好往大医院跑。基隆长庚医院的肾脏科陈俊宇医师受访时表示,比较有规模的大型医疗院会采用下列几种方式来杜绝院内透析单位的群聚感染:
- 确诊病人或疑似确诊病人在负压隔离病房内洗肾。
- 若是负压病房不足,或是有大量确诊的透析患者,则会集中于同一时段与同一空间洗肾,例如集中在大夜班作业,以跟未染疫的患者作区隔。
- 让确诊患者来院洗肾时,走专用防疫通道进入病房,由身着全身防护衣的警卫引导。
- 由打过疫苗的医师及护理师来照顾洗肾的患者,医护人员身着全身防护装备,含N95口罩、发帽、面罩、防水隔离衣及鞋套等。
- 所有洗肾患者每周皆进行鼻咽拭子的抗原快筛,若呈现阳性,则进一步作核酸检测来确认。
切记别因为疫情而延后了安排好的洗肾疗程,必要时一定得跟医师或护理员谈谈在新冠肺炎的影响下如何自保,以牺牲些微的不便来换取安全且优良的透析品质。
肾脏移植患者如何在疫情下自处?
肾脏移植的患者需要服用抗排斥药品(Anti-rejection medicines),这些药品会让我们的免疫系统没那么活跃,对细菌、病毒的抵抗的强度也会减弱,不过千万不要因为疫情升温,就擅自减药甚至停药,抗排斥药品在适当的剂量调整下,是可以兼顾免疫力和防止器官排斥的。
重点还是自身得加强防疫,才是杜绝病毒入侵的不二法门。对于自己的用药有所疑虑,还是得请教医师。若害怕群聚感染而没有就医的打算,也可以拨打所属医院药剂部的电话来谘询。
患有自体免疫性疾病,遇到新冠肺炎恐伤肾
所谓自体免疫性疾病,也就是本身的免疫系统,会攻击自己的细胞、组织与器官。像是红斑性狼疮,干癣属于此类,这些自体免疫性疾病所产生的自体抗体会攻击病人本身的肾脏。
罹患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可能会依病情给予免疫抑制剂这些药物会降低免疫系统的活性,也让身体更难以抵抗外界病毒、细菌的入侵。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也不可因为疫情而擅自停药,自己好好防疫为先,如果还有其他疑问,一定要请教医师或是药师,切勿听信偏方。
新冠肺炎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
研究指出,因为新冠肺炎住院的病人比非新冠肺炎住院的病人,有多1倍的机率罹患急性肾损伤,这也意味着更高的死亡风险。急性肾损伤也被当作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不良预后的指标之一,新冠肺炎有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的各种症状,包括:
- 血尿
- 蛋白尿
- 少尿症
- 全身性水肿
- 败血性休克
研究显示,常人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17%,其中约12%~15%的患者需要肾脏替代疗法。肾脏替代疗法包括:洗肾(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与肾脏移植。而急性肾损伤的患者不仅住院时间较长,甚至更可能需要使用呼吸器维生,即便出院后,肾功能也不一定能完全复原。
要注意的是,由于新冠肺炎而引发肾脏相关疾病的患者出院后仍然可能需要注意肾功能低下的问题,所以建议定期就医检查。新冠肺炎的病人就算没有严重的肾脏并发症,也有可能会因为发炎因子导致的免疫混乱,而引发后续的慢性肾丝球病变,如局部肾丝球硬化症。
如果出现了血尿、浊尿、泡泡尿、水肿或血压上升,也务必立即就医。只要是感染了新冠肺炎,不论是否造成急性肾损伤,后续都会有引发慢性肾病的风险。
肾脏病人防疫更要提升
防疫是全体老百姓的义务,在免疫能力较脆弱的族群,如老人、小孩、孕妇、三高患者、癌症患者、肾脏病患者更需特别注意。
病毒病虽不挑人传染,但是脆弱族群会承受更高的感染风险及更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承受最高的群聚风险的常规洗肾患者,所以除了勤洗手、口罩就算在室内也得戴好戴满、保持社交距离之外,没有必要就别趴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