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女性一生中有50~60%机率会感染尿道炎(Urethritis)、膀胱炎(Cystitis)等泌尿道疾病,感染率是男生的8倍。
以台湾来说,炎热的夏天是尿道炎的好发季节,因排汗多、再加上水分摄取不足,导致排尿次数降低,引发尿道炎等泌尿道感染,而女生又因为生理构造因素,所以更容易受到感染。以下为你介绍尿道炎的高危险群,以及教你如何预防尿道炎并避免复发。
尿道炎高危险群
尿液在体内本来是无菌的,但因为尿道口是开放的通道,难免会有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由此进入泌尿道。
常见来自肛门的大肠杆菌,因为擦拭而被带到尿道,进而感染、导致尿道炎,若细菌经由尿道逆行至膀胱,就会变成膀胱炎,尿道炎和膀胱炎是泌尿道感染当中最常见的;较严重时,细菌还可能往上感染到肾脏,导致急性肾盂肾炎,甚至经由血液循环系统危及全身:
- 性行为后未排尿:性行为也可能导致泌尿道感染。为了避免性行为引起的泌尿道感染,最好的方法是在性交后30分钟内解尿,可降低泌尿道感染发生风险。
- 便祕和腹泻:便祕会造成更难将膀胱内的尿液排空,使尿液和细菌一直留在体内,细菌增加繁殖而造成感染。腹泻同样也会增加泌尿道感染的风险,因为腹泻会让软液状的粪便更容易散播,这增加了细菌跑到泌尿道内的机会。
- 糖尿病:当体内的血糖升高时,多余的糖会被过滤到尿液中,这会形成一个利于细菌繁殖的环境,但一般人吃太多糖并不会增加罹患泌尿道感染。
- 憋尿:若长时间憋尿会增加尿液中细菌停留在体内的时间,而造成感染。
- 缺水:多喝水可以为健康带来很多好处,其中之一就是避免泌尿道感染,水喝愈多、尿就愈多,还可以帮助将细菌排出体外。
- 避孕方式:当你调整避孕方式时,荷尔蒙的改变可能导致阴道内常态细菌数量也产生变化,这可能导致泌尿道感染的发生,使用子宫帽(Diaphragms)或杀精剂(Spermicides)都可能增加罹患泌尿道感染的机率。
- 不常替换生理用品:更换卫生棉或卫生棉条的次数过低,会使细菌在这些用品上滋生,导致增加泌尿道感染的机率。内裤也是泌尿道感染的来源之一,内裤材质或丁字裤都可能是细菌滋生或传染的因素,因此穿棉质内裤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可以避免潮湿,所引起的细菌生长。
如何预防尿道炎
约80%的泌尿道感染源是大肠杆菌,女生由于尿道口距离肛门很近,尿道只有三公分长,而男生的尿道有 18~20 公分,所以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根据统计,24岁以下的女性,每3人就有1人曾因泌尿道感染并接受抗生素治疗,因此提醒女性朋友,除了多喝水、不要憋尿外,还需特别注意以下状况:
- 洗澡尽量淋浴,避免或减少泡澡的频率。
- 吃高纤维食物,改善便祕问题。
- 由前往后清洁:女性如厕后,要由前往后清洁,以免将肛门附近的细菌带到尿道口。
- 性爱前后都要清洁:性爱过程很容易把阴道和肛门间的细菌,带进尿道甚至膀胱里。性爱时也可能造成会阴部充血和局部肿胀,因此较容易受感染。因此,事前事后的清洁以及排尿都相当重要,可避免细菌入侵。
- 孕妇要定期产检:孕妇由于荷尔蒙变化,会造成泌尿道系统较脆弱,而容易泌尿道感染,有些孕妇虽然已感染但不一定有症状,因此容易忽视它。据统计,尿道炎患者有30%会演变成急性肾盂肾炎,因此定期的产检及尿液细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发现症状也较容易治愈。
- 平常可饮用蔓越莓果汁,因蔓越莓中所含的特殊有机酸成份可使尿液维持酸性,同时抑制细菌沾附在泌尿系统。
- 检查子宫避孕套是否合用,或使用其他避孕方式。如果你必须连续使用子宫避孕套,则尽量在非需要避孕时拿下来。
- 避免穿过紧的衣服或束裤,它们可能会使组织不适,产生闷热和增加细菌繁殖的机会。因此应多穿棉质的内裤,比较不会引起不适,而且比尼龙材质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