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洗肾患者都有合并糖尿病的问题,当体内都是高血糖的时候,全身的器官就像泡在糖水一样,让肾脏过滤的负担越来越重,让不少糖尿病患者相当恐惧洗肾的到来。糖尿病患者要如何避免洗肾的命运?当已经有肾病变时能够逆转或是控制病情吗?别担心,让小编羊羊为你一一解释。
糖尿病患者引起的肾病变机率:高达80%
根据长庚医院统计,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变是一般人的20倍;失明机率是4倍;心血管疾病是2倍;中风则是有5倍。若没有积极治疗,预计约10到15年内,有80%的机率将会转为肾病变。因此糖尿病患者需密切注意血糖、血压、血脂的变化,若有任何异常务必进一步谘询医师。
为什么糖尿病会引发肾病变?
糖尿病所引发的肾病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与血糖、血压、微白蛋白尿的控制情况,以及是否有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或是遗传有关。
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变在第一型糖尿病及第二型糖尿病都有可能会发生,不过2者的机率有些微的不同。第一型糖尿病患的发生率约35%左右,男性比女性稍多;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生率约30~50%。
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变有什么前兆
最初期的肾病变其实没有任何明显的征兆,最容易有异常的是微量白蛋白尿,也就是尿液中的蛋白微量有开始增加的现象。因为体内的高血糖会影响到肾丝球过滤速率增加,让肾丝球不断肥大、增生,使得肾丝球开始出现病变,让血液中些许的蛋白质流进尿液中。
糖尿病肾病变可分为5期
糖尿病肾病变的病程可分为5个时期,我们一起来看看:
- 第1期:肾丝球过滤速率增加,这个阶段的肾脏功能依然正常,没有明显的症状。
- 第2期:又称为静止期,此时的肾丝球过滤速率没有第1期快,但是肾丝球已经开始出现病变,不过这时期的尿液并不会出现白蛋白。
- 第3期:肾丝球过滤速率依然正常,但肾丝球却持续受到损害,尿液中则开始会有微量的白蛋白,尿液白蛋白排出量介于20-200mg/min。
- 第4期:此时的尿蛋白会明显增加,尿液中流失的白蛋白已经大于200mg/min。这时有些病患会出现高血压,肾脏会逐渐失去过滤老废物质的能力,让血液中的尿素氮、肌酸酐增加。(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型糖尿病患的肾病变与高血压是同时出现,第二型糖尿病患则是有肾病变之前就出现高血压)
- 第5期:进入末期的肾脏病变,也就是肾衰竭时期,肾丝球过滤速率低于10ml/min。此时需要进行洗肾,也会出现贫血、水肿、血尿、倦怠的症状。
糖友出现肾病变可以逆转或治疗吗?
除了定期抽血、筛检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时时注意血糖以及血压的变化,让小编羊羊教你如何预防肾病变:
- 控制血糖:一旦被诊断有糖尿病,应立即控制血糖,让肾丝球过滤的负担减少,才能有效预防肾病变。
- 控制血压:将血压维持在130/80mmHg以下,这能够减轻尿蛋白,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 控制胆固醇:控制胆固醇不但能减少心血管疾病,也能
- 维持标准体重:保持规律运动以及维持体重标准可以控制血糖,也能减少肾病变的机率。
- 饮食均衡:降低盐分的摄取,高盐饮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容易让肾功能恶化速度加快。
糖尿病出现肾病变后通常会急速恶化,且无法根治,因此能够定期检查、抽血,时时注意血糖、血压的变化,才能够尽早预防肾病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