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多,那含大量好油的坚果适合糖尿病友吃吗?又该怎么吃呢?以下告诉你如何将坚果列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计划,看到最后更有营养师提供的2种坚果食谱,帮助糖友安心吃美食、不怕血糖升高。
坚果如何帮助血糖稳定
许多研究指出,适量且规律食用坚果,有助于血糖的稳定,其中1个原因是坚果富含高油脂,除了是健康的好油外,更可以增加饱足感,间接减少摄取碳水化合物。而糖尿病患者为了避免血糖剧烈波动,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得非常小心,偏偏能增添饱足感的主食通常都是淀粉类。
由于淀粉也是碳水化合物,若单吃这些煮食时,血糖容易骤升和骤降,会让病情更为严重,因此,建议吃饭、吃面等淀粉类主食时,多搭蛋白质和油脂类食物一起吃,坚果就是一个绝佳的选择,除了能帮助血糖稳定、营养密度高外,也相当容易将坚果加入每餐里面。
坚果热量高糖尿病患更要注意
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的建议,一般人的每日坚果建议摄取量,约一汤匙的量(约杏仁果5粒、花生10粒或腰果5粒),民众可于1天内固定时间摄取1汤匙的量,或分配于三餐,每餐1茶匙量(1汤匙=3茶匙)。
那么糖尿病患者能摄取多少的坚果呢?基本上,如果患者伴随某些器官病变,就不能遵循一般的建议量吃,甚至不适合吃坚果,例如同时患有肾脏病的病人。
而一般的糖尿病患,是可以摄取正常的建议量,但要特别注意每日油脂总摄取量,日常饮食的烹调都会使用到油,而坚果也是高油脂食物,如果摄取过量油脂反而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对于需要减肥的多数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也不利于体重控制,所以务必掌控好坚果的摄取量。
建议患者可选择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油脂比例相对较低的坚果,如开心果、杏仁、南瓜子等,并且避免调味的坚果,以减少身体负担也避免摄取过多的钠。
给糖尿病患的坚果食谱
糖友可以替换食材或利用调味的方式将坚果加入在日常饮食中,例如吃沙拉时,可以自制坚果酱取代重口味的沙拉酱,或是皮蛋豆腐常加的肉松,可以用碎坚果来取代,不仅更营养健康,也能增添风味。
如果不知道怎么吃最安全,以下营养师将不藏私,公开2道简易的坚果料理食谱:“坚果地瓜沙拉”和“蔬菜炊饭”,只要4步骤就可以完成,一起试试看吧
地瓜 4条,小番茄 20颗,坚果碎粒 适量,起司 适量,蒜风味油 2大匙,芥末子酱 2小匙,水果醋 2大匙,盐与胡椒 适量
1、地瓜去皮切成适当大小,加入少许橄榄油拌匀,送入预热至180度的烤箱烤约15分钟后取出放凉
2、小蕃茄与小黄瓜洗净后,切成与地瓜差不多的大小
3、酱汁先将芥末籽酱,水果醋,盐及胡椒拌匀,再加入小磨坊蒜风味油拌匀即可
4、将地瓜,小蕃茄,小黄瓜与酱汁拌匀后盛盘,最后再撒上碎坚果及起司就完成了!
米 2杯,鲜香菇 5朵,里肌肉片 200g,地瓜 适量,芦笋 6支,玉米 3T,油 1/2T,谷盛寿喜烧 半杯,水 1.5杯,盐曲 1T
1、备料:1.米洗净,香菇、芦笋、地瓜切丁 2.里肌肉片切适口大小,加入盐曲(或用酱油/盐取代)抓醃
2、热锅中小火热油,煎香菇丁到香味出来,把香菇盛起,再放入肉片(不用另外加油)煎到香味出来,肉变色就盛起。
3、把所有料及酱汁倒入锅中跟米拌匀,外锅放3杯水,跳起来后香香QQ的炊饭就完成了。
研究指出坚果对糖尿病有益
- 根据《美国营养学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的研究,坚果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和代谢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的风险。
- 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脏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的2倍,也容易在年轻时罹患心血管并发症,导致提早死亡;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d Clinic)也指出,有研究显示摄取坚果能够显著降低第二型糖尿病患罹患心脏病和死亡的风险。
- 也有国外研究发现,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摄取平均约75克(约5匙)的坚果,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浓度。因为糖尿病患通常有胰岛素阻抗,或是发炎反应等问题,这些症状也会交互影响,而坚果具抗氧化物质,能改善这些健康问题。
不过,营养师建议民众把这些研究当参考就好,还是应遵循膳食建议指南的坚果摄取量,因为这种标准不会因为少量研究就有变化,糖尿病患者也不应少数有研究就额外摄取坚果,为了改善身体而摄取较多的坚果的必要性仍需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