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爱滋正确观念!测不到HIV病毒=不会传染

台湾不止在全球肆虐的肺炎疫情防疫上有卓越的表现,其实感染 HIV (人类免疫缺乏病毒,俗称爱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的人数也自 2018 年起连续第二年下降。更可喜的是,有 95.3% 的感染者正在接受治疗,其中高达 91 % 测不到病毒,这相较于 2017 年调查的 84% ,可以看到明显的进步。

医疗科技不断进步,爱滋病从“世纪黑死病”,渐渐成了可以用药物控制的慢性病。但不少人对爱滋病的偏见仍然没有与时俱进。根据 2020 年爱滋认知大调查网路问卷的结果显示:46% 民众仍然认为爱滋是绝症,45% 的民众无法完全认同应当平等、友善地对待爱滋感染者,且有四成的民众对感染者有错误、负面的想像。以为他们“私生活不检点”、或是“同性恋才会得爱滋”。

爱滋感染者承受人际上的歧视

社会对感染者的态度仍然充满敌意,这也是为何 2019 年台湾地区爱滋感染者生活现况调查报告的数据指出:仅有四成的感染者会向家人(父母及手足)告知得病的讯息,表示六成的感染者瞒着血亲,把身心上的不适独自往肚里吞。

但是把这个天大的祕密说出口,情况有所改善吗?向家人告知后,高达 33.5% 的感染者却因此与亲族的关系渐行渐远,17.3% 的感染者向朋友告知后,竟然遭到他们的排斥,甚至成了“拒绝往来户”。更令人遗憾的是,16.5% 的感染者曾有被拒绝共同用餐的经验,而 19.7% 的感染者向心仪的对象坦诚后,就此失去进一步交往的机会。

测不到病毒=不具传染力

感染者受污名化还是颇为严峻,但是近年来国际上吹起一股 U=U 的风潮。第一个 U 是 Undetectable的缩写,直译为“监测不到”;第二个 U 是 Untransmittable 的缩写,直译为“不会传染”。U=U 代表感染者若测不到病毒,就不具传染力。

这并非要世人对无法根治的爱滋病卸下心防,而是要提醒大家,联合国爱滋病规划署(UNAIDS)在 2018 年发表一份公开支持支持 U=U 的观念。其内文表示,科学上一致认同,如果接受抗爱滋病毒治疗的爱滋病毒感染者,其病毒量已被抑制至侦测不到,便没有传染的可能性。另外还有一份研究发现,稳定且持续地接受抗反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简称ART)的患者,其血液中的病毒量若持续六个月以上控制在测不到的状态时,是不会透过性行为传染爱滋病毒的。

无知比病毒还可怕

也许我们可以就此归纳,台湾高达 91 % 的感染者测不到病毒,表示他们根本不是刻板印象中的“瘟神”,需要时时刻刻与他们保持安全距离。看待爱滋病感染者,应该就像看待任何一种无法根治的慢性病病患一样。如果我们不会歧视糖尿病的患者,那么我们也没有理由去歧视爱滋病的感染者。性病应该是个健康的议题,而不是道德的议题。

全球的局势仍然因为肺炎疫情不得安宁,我们应该都见证到:“无知而做出错误的决定”,比病毒还可怕!同样的态度运用在爱滋病上,其实也非常贴切。面对肺炎,我们若明白戴口罩、勤洗手的重要性,那面对爱滋病,我们也可以以科学新知作为后盾,脱下无谓的偏见。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