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原因、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

胃食道逆流的定义

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简称 GERD)是一种会影响到下食道括约肌的慢性消化性疾病,许多人都有胃食道逆流的经验。事实上胃食道逆流是导致胃灼热(Heartburn)或酸性消化不良(Acid indigestion)最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胃食道逆流时,胃的内容物从胃中回流进食道,引起不适并可能导致食道黏膜受伤。下食道括约肌受损时便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因为当这里的括约肌无法关闭时,胃里面的东西就会流到食道里。本文将一次介绍胃食道逆流的原因、症状、诊断及治疗、解决方式。胃食道逆流常见吗?胃食道逆流十分普遍,各个年龄层都有可能发生,不过只要避开危险因子,就能有效降低发作的风险。想瞭解更多资讯,可谘询你的医师。

 

胃食道逆流的症状

下列为胃食道逆流常见的症状,不过以下并没有列出所有可能的症状,如果你需要更多资讯,请谘询你的医师:

  • 胸部有灼热感:有时会蔓延到喉咙,伴随口中有酸酸的味道,俗称火烧心
  • 胸痛(Chest pain)
  • 吞咽困难(Dysphagia)
  • 干咳(Dry cough)
  • 喉咙嘶哑(Hoarseness)或喉咙痛(Sore throat)
  • 食物或酸液回流(Regurgitation,acid reflux)
  • 感觉喉咙内部有肿块(Lump)

 

什么时候应该去看医师?

当症状每周出现至少两次或在日常生活中造成不便,都应立即就医或接受检查,胃食道逆流可以透过生活习惯改变以及非处方药物来治疗。有时也会需要更强效的药物甚至透过手术来减缓症状。

胃食道逆流的原因

一般认为胃食道逆流的主因是胃酸(Stomach acid)或胆汁(Bile)进入食道里头。在正常的情况下食物和液体会往下流进入胃部,当吞咽的时候,环绕食道下方底部的括约肌,也就是贲门会放松,让食物进到胃里,然后再度关闭。然而若贲门括约肌发生异常或是较为虚弱,便会导致胃里面的内容物回流到食道中。这个过程称为酸液回流。当酸液回流的现象重复发生时,可能会引发其他胃部相关消化系统症状。

胃食道逆流的风险因素

如果你有以下症状、疾病,或是身体状况,形成胃食道逆流的风险就会更高:

  • 肥胖(Obesity)
  • 横膈膜裂孔疝气(Hiatal hernia)
  • 怀孕
  • 抽菸
  • 口干(Dry mouth)
  • 气喘(Asthma)(胃食道逆流和气喘 恶性循环“双生病”)
  • 糖尿病(Diabetes)
  • 胃部排空延迟(Delayed stomach emptying)
  • 结缔组织缺陷(Connective tissue disorders),例如硬皮症(Scleroderma)。

胃食道逆流的诊断与治疗

以下资讯并非医疗诊断,想要有进一步的资讯,请随时谘询你的医师。

 

如何诊断胃食道逆流?

医师会依据你的症状诊断胃食道逆流。可能会进行某些检验来确认状况,例如:

  • 24 小时食道酸硷值测定(Ambulatory acid (pH) probe tests):利用仪器测量 24 小时酸硷值。
  • 内视镜(Endoscopy):利用有弹性的管子来观看食道内部以及搜集组织样本(活体组织切片)来进行进一步实验。
  • 测量食道的活动并衡量食道内的压力。
  • 利用水和钡(Barium)的混和液覆盖消化系统内部并拍摄 X 光片,并从 X 光片检查食道是否有异状。

 

如何治疗胃食道逆流?

  • 许多人会使用非处方药来治疗胃食道逆流,但若症状恶化或药物没有帮助的话,可能会需要透过手术或其他方式来处理胃食道逆流。下列为治疗胃食道逆流的药物:
  • 制酸剂(Antacids):例如美乐事(Maalox)、胃尔达锭(Mylanta)、健胃仙(Gelusil)、嘉胃斯康(Gaviscon)、碳酸二羟铝钠(Rolaids)以及坦适含钙胃锭(Tums),能快速舒缓症状。
  • H-2受体阻断剂(H-2-receptor blockers):这类型的药物包含希每替定(Cimetidine)、法莫替丁(Famotidine)、尼扎替丁(Nizatidine) 或 雷尼替丁(Ranitidine)。(推荐阅读:胃药有致癌物?雷尼得锭的安全性)
  • 防止胃酸产生并治愈食道的药物:兰索拉唑(Lansoprazole)以及奥美拉唑 (Omeprazole)。

胃食道逆流的生活调整与居家疗法

以下生活习惯与居家疗法可帮助你对抗胃食道逆流:

  • 维持健康体重。
  • 避免穿紧身衣物。
  • 避免引发胃灼热的食物,例如炸物、番茄酱、巧克力、辛辣的食物、洋葱。
  • 避免吃大餐。
  • 避免饭后立即躺下。
  • 避免抽菸。(说戒就戒!成功戒菸做到这4点)

若你有任何疑虑,请谘询医师,以获得最妥善的照护。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