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感高峰期约从每年12月开始,直至隔年3月才开始下降,而一旦罹患流感,全身无力、头痛、发烧等症状往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通常需花1至数星期才能痊愈,因此有些人会选择定期接种流感疫苗。
尽管如此,有关流感疫苗的施打必要性以及副作用,仍让许多人保持观望及怀疑态度,而衍生出如:「打完流感真的就不会感冒吗?」或「去年接种过流感疫苗,所以今年不用接种」等疑问。
❌迷思1:打流感疫苗就不会感冒?
许多人认为流感与感冒症状相似,若施打流感疫苗后,就可避免感冒。不过,一般感冒的致病原其实是来自数百种不同的病毒和细菌,而流感的致病原则是流感病毒,2者不尽相同。
因此,接种流感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效果亦有个别差异,故少数人也有可能在自身保护力不足的情形下,罹患感冒或其他流感病毒。此外,在完成接种流感疫苗后,至少需于2周后才会产生保护力,而非接种后立刻见效。
❌迷思2:去年打过流感疫苗,今年就不需要打了?
由于流感病毒极易产生变异,而每年流行的病毒株亦会稍有不同,前次施打疫苗对不同抗原型之病毒并不具免疫力,且保护效果也会随之降低。
即使流感病毒未发生变异,且疫苗成分相同,接种4~6个月后保护效果也可能因此下降,通常保护力不超过1年,因此建议每年均须接种1次。
❌迷思3:很少生病就可以不用接种流感疫苗?
所有人皆可能罹患流感,仅有患病风险高低之差异,所以对抗流感最佳方法之一,便是每年施打1剂流感疫苗。
根据国外文献指出,流感疫苗之保护力会随着年龄或身体状况而有所差异,对于18岁以上成人因确诊流感而住院的保护力约有41%,入住加护病房的流感重症保护力则可达82%。
尽管多数感染流感的人皆为轻症,约1周即可痊愈,但由于老年人、幼儿及慢性病病患等流感高危险族群罹患流感后易引起并发症,出现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其他严重之继发性感染或神经症状,甚至导致死亡,所以这类高风险族群应特别注意,并且建议于指定时间接种流感疫苗,才可预防流感所致之并发症。
❌迷思4:感冒就不能打流感疫苗?
由于流感疫苗属于不活化疫苗,即「疫苗中的病毒是没有活性的病毒」,因此即便是感冒、腹泻、过敏等轻微疾病,都不会影响民众接种疫苗,但若在打疫苗前,出现以下几种问题,建议先暂缓接种,待症状痊愈或病情稳定后,再交由医师评价能否能接种疫苗:
- 发烧
- 本身有严重疾病(例如癌症)
- 免疫力缺损或是长期服用抑制免疫力的药物(如类固醇或抗癌药物)
- 对疫苗成份过敏
- 曾对流感疫苗产生严重副作用
❌迷思5:流感疫苗不能和其他疫苗一起打?
流感疫苗不会与其他不活化疫苗互相干扰,可以同时接种在相异部位,或间隔一段时间再来接种,如肺炎链球菌疫苗、乙脑疫苗等常见的儿童疫苗,建议民众无论接种任何疫苗前,皆应先告知医师近期有无接种其他疫苗,以利医师评价。
由于正值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民众除了会考虑施打流感疫苗外,也会接种新冠疫苗,以防止疫情曼延,而为了避免副作用发生,目前卫福部疾管局建议,流感疫苗与COVID-19疫苗接种时间应间隔7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