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为别让爱成负担

68岁的陈老先生半年来陆续出现失眠,胸闷心悸的症状,最近一个月更发生食欲降体重一口气减轻四公斤,倦怠无力感,对所有事情都不感兴趣,没有耐性很容易对家人发脾气的状况。到家医科做了身体检查都没有问题。医师转介来精神科门诊就医…
当照顾的美意,成为一种负担
65岁时从公务机关退休的陈老先生,夫妻俩过着期待已久、闲云野鹤般自由自在的生活。每天早上到公园运动,假日到台北近郊爬山,日子过得简单而美好。夫妇俩唯一忧心的是独子结婚好几年了,媳妇的肚皮却都没有动静,这种事却又不好开口说,只能摆在心上。好不容易媳妇怀了孕,孙子也在家人的期待中平安的诞生,然而紧接着的问题是小孙子要怎么照顾?两老顾及双薪家庭缴了房贷,再付个保母费就所剩无多、无法存钱。老夫妻商量之后,牙根一咬便主动承担下照顾小孙子的工作。
陈老先生明白这可能是个艰钜的任务,实际执行竟然也比想像的更加困难。由于照顾幼儿的经验生疏,整天提心吊胆,晚上跟着小孩夜不成眠,夫妻俩也不敢同时出门,原先运动爬山的休闲活动也都停止了。让陈先生的精神更加紧绷,好几次想向儿子和媳妇辞去这份重担,内心又充满罪恶感,自责自己怎么可以不为小孩分担一些责任,就这样拖着拖着结果拖出病来了。
衡量自身能力,找回生活的掌控感
经精神科诊断是重郁症,主要诱发原因是慢性失眠和压力。医师和陈老先生讨论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要解决他的压力问题。先肯定他对儿子的疼爱愿意牺牲自己照顾小孙子,天下父母心总是令人动容。接下来也让陈先生看到勉强做自己不擅长的事,付出生病的代价,是否值得?有没有其他的选择?虽然不是心中认定最好的解决方式,但是还是可以把小孙子好好照顾长大?至于陈先生所担心孩子的经济负担的问题,透过计算小孙子上幼儿园前的花费,请保母的实际花费是多少?这花费是小孩子能够承担的吗?
透过这一系列反驳式的问句,把实际问题做更完整的评价,陈先生终于接受把照顾孙子的责任交还给儿子,他专心照顾自己身体健康,才是减少小孩压力,疼爱小孩的最佳做法。透过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陈老先生在三个月后,恢复健康,只在周末儿子媳妇加班没办法照顾小孙子时帮忙,进而找回对生活的掌控度。同时也能享受含饴弄孙之乐。他充分体会出量力而为,别让爱变成自己的负担是和家人相处的最好距离。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