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赏景好心情,乐龄健行有撇步

登山赏景好心情,乐龄健行有撇步
年过半百的秀雅感觉体力随年龄增加而变差,想要提升自己的运动量。碰巧好友邀她一起登山锻炼身体,她很想尝试,但又担心自己体力不够,爬得气喘吁吁,跟不上队友,使得秀雅出发前紧张得一整晚都睡不好…。

吸收芬多精,也要注意身体负荷
爬山好处多多,总让人跃跃欲试。不仅是创意灵感的催化剂,森林中富含的芬多精更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助益。芬多精的类成分「柠檬烯」,可以舒缓焦虑、安定睡眠,还有止痛效果。登山还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增强四肢协调力、强化肌肉关节能力、消耗脂肪。

但登山也是耗氧量很大的运动,过程中会心跳加快、呼吸变喘,因此登山前必须评价个人心肺功能是否足以因应负荷。台北荣总医学研究部临床研究科医师陈肇文提醒,血管变窄、动脉硬化或曾做心脏手术者,务必三思而行。建议长辈们不妨先爬楼梯检验一下,如果爬到四楼就气喘吁吁,建议提升肌力、心肺功能后再登山。

乐龄登山把握四招,安全又尽兴
当体力已不如年轻岁月,甚至还有三高等慢性疾病时,登山该注意什么?经常担任登山向导,具有三、四十年登山经验的台北市健行登山协会理事长李敏雄,提醒乐龄族群爬山时牢记以下4招,维护自身的登山安全。

1.规划行程时慎选登山时间、登山等级
若要登郊山,建议最好上午8点前上山,走起来不会太热,并在下午3点前下山返抵家门,天色才不会太晚。而在登山前可先了解攀登山的级别,从8~10公里的休闲步道入门,往返行程约2小时,不会太疲累,又有健身效果。
2.爬山速度宁愿慢,不要快
登山走得太快,心跳容易上升,呼吸会急促,容易上气不接下气。登山不是比速度,而是要保持稳健的步伐。行进中要注意换气节奏,踏一脚呼气,踏另一脚吸气,才能轻松到达预定目标,如果走太快,来不及换气,身体筋疲力尽,就容易发生意外。
3.登山25至40分钟,最好休息5分钟
登山过程中,建议采用边走边休息的方法,让身体调节山况。休息时记得补充水分、饮食及放松身心,或按摩腰腿部紧绷的肌肉。请长辈们注意休息时,不要马上坐下,应站一会儿,让心脏和呼吸缓和下来,再坐下来休息。
4.山路陡峭时,用Z字体登山;侧身下坡,较能维持身体重心稳定
山路比较陡峭时,用「Z」字形攀登法,可避免耗费过多的体力。下坡时,建议最好采取「侧身下坡」,身体重心可以保持稳定,也会降低膝关节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若遇青苔步道,也比较不会滑跤。
登山健行固然好处多多,增进自己的心肺功能、强化四肢协调;若能找到适合的伙伴一起吸收芬多精、欣赏壮阔美景,更能促进彼此交流使自己心情舒坦。台湾各大城市的市郊逐步规划许多平易近人的林荫步道,也让民众轻松享受登山乐活。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