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被拒绝?用「反思」、「培力」、「人脉」及「乐观」扭转负思维

美玲看到电子信箱有一封新信,是由之前去面试的公司发出的,心里突然惊了一下,很挣扎到底要不要打开这封信,回想当天的面试,表现还不错,且和其他面试者相比,自己有不错的学经历,但这已经是她第十一次的面试了,万一还是失败了怎么办?又得面临父母和其他亲戚不断的询问,「我怎么知道,你问我,我问谁?」、「真的很烦耶」,美玲心里面不断地说着。

虽如此但还是耐不住好奇,打开了信,结果仍是制式化官方说词:「感谢您愿意来应征本工作,您的学经历令人敬佩,惟本公司另有考察,遗憾无法录取您,企望见谅,希望未来仍有机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行列」。

在现在的大环境里,如美玲这样的故事,并非是少数人。根据文献结果指出当一个人处于失业或找不到工作的时候,大致上会经历三个阶段:初期,求职被拒绝或刚发生失业的当下,求职者心里处于一个冲击的状态,尚未能接受这个事实;随着时间的进展,求职被拒或失业者仍抱持着乐观的态度,如「再试试看吧!」,此时的家人或周遭亲友也相信继续努力就会有结果,所以还是愿意努力持续不断地找工作和投履历。

最后,当求职者不断地找不到工作或被拒绝时,心里会有不知道为何如此的疑惑和挫折感受,而家人或其周遭的朋友也会显得不知所措,为了安抚这些挫折感受,多数人可能更容易以宿命论的角度,去解释这样的经历。

难道我们就只能继续自怨自艾吗?也许透过「反思」、「培力」、「人脉」、「乐观」等四步骤,可帮助我们扭转局面。

1.反思失败:以失败为鉴,检讨每一次失败的原因,找到因应策略,如同角色扮演的游戏一样,透过每次的试炼,提升自己职业技能等级。

2.培力专业: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专业技能都需不断地提升。若能够借着更深层的课程训练,帮助自己学习更多元的专业技能,迎接日后职场上各种出其不意的需求,让老板刮目相看,更加重视你的存在。

3.拓展人脉: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求职时需要缴交推荐函、或求职单位会联系前份工作的单位,以了解求职者当时的工作情况。因此,人脉建立与人际关系的经营,是相当重要的评分来源,若我们能随时经营和扩展人际关系,在求职中会有如虎添翼的效果。

4.抱持乐观:天助自助者,如果先投降和放弃了,再多的人脉或求职面试机会,都会因自我放弃,无法成为进入职场的重要推力,所以,不要轻易放弃,也不需把求职失败作为自身性格的一部分,因为那只是为了过好生活而需完成的目标,而不是用来评断自我价值。

祝福大家能在求职过程中,找到一个懂您的伯乐,让自己可尽全力展现自己的能力,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