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伴老年忧郁症患者时,应先了解老年忧郁症的成因、症状,及老年人的特质。
通常老年人较不会主观描述自己的心理状态与情绪,而是透过身体不适来表现。因此在陪伴老年忧郁症患者的过程中,有四个建议的相处模式,分别为:倾听、支持、陪伴、转介。
比起年轻人,长辈更害怕孤独的感觉,他们希望有人可以陪在身边,因此,在照顾老年忧郁症患者时,支持与陪伴最为重要。
陪伴,不但能给长辈安全感,同时也能观察长辈的行为或症状,如:常讲重复的话、记忆力变差、常抱怨身体的不适、饮食状况不佳,或是走路容易跌倒,这些都是老年忧郁症的警讯。。另外的常见症状还包括食欲明显下降、失眠、入睡困难、白天嗜睡,有些患者甚至会合并焦躁不安的症状,这类的患者自杀的可能性更高,家人需要更加注意。
长辈不愿意就医的原因可能是认为看精神科医师会被污名化,或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忧郁症,也有可能对生命感到绝望而不想看医师。当长辈不愿意就医时,建议家人可以针对病患的身体抱怨就诊,例如长辈抱怨经常失眠,可以先带长辈至睡眠门诊。如果长辈比较能接受寻求身心科的协助,可以跟他们说「有忧郁症的药物可以让你的情绪好转,要不要试试看」、「医院有人可以听你说话,陪你聊聊天,要不要试试」,透过这样的方式,提高长辈接受专业治疗的意愿。
一般而言,老年忧郁症因为自杀率较高,且复发也会导致脑部退化,增加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因此老年忧郁症患者服药的时间会比较长,这时可以跟长辈说吃抗忧郁的药不但能让心情好一点,也能「顾脑」、预防失智等,长辈就会更愿意按时服药。
另外也特别提醒陪伴者需要时常观察自己的情绪,当自己觉得身心耗竭、疲惫、失眠或容易生气时,就需要提高警觉,建议可以暂时离开照顾的情境,让自己休息一下。陪伴者也需要有自己的交友圈及建立纾压习惯,如运动、旅游、静坐,及与好友分享等,拥有正常的生活,才有能力照顾有忧郁症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