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的力量能减缓忧郁

「相信」的力量能减缓忧郁
今年六十八岁的方妈妈每天仍然一早就出门,做的是并不轻松的医院清洁工。被问到为什么还不退休,她总说钱不够用,小孩的工作不稳定,而且不工作的话也不知道要做什么事情。方妈妈的个性容易紧张、总是留意不好的事,与人相处也不容易放开;认真负责,但性子也急。几十年来总是为了家庭生计在努力。

除了容易紧张与感到压力外,方妈妈年轻时就容易在生理期的前一个星期感到情绪低落与沮丧,这种情绪在生理期来了之后就自动改善。

四十岁接受子宫肌瘤手术后,有长达半年的时间处于情绪低落至无法工作的状态,但这样的现象也逐渐好转。五十岁的时候,有长达半年的时间她经常因为上腹不适与恶心的感觉看肠胃科门诊,可是所有检查都正常,症状也没有改善。

慢慢地忧郁症状愈来愈明显,她变得很紧张且对人际互动特别敏感,总是感到不安与无法放松,觉得自己被困住而无法挣脱,并且出现自杀意念。于是方妈妈在专业人士的建议下,第一次住进精神科急性病房,在两个月的抗忧郁药物治疗后完全复原了;

从那时起方妈妈规律在精神科门诊就诊。但从去年开始,孩子们工作与婚姻的不稳定让她总是心烦,感到经济压力愈来愈大,与先生的口角变多。

同时间,上腹不适与恶心的感觉又出现了。方妈妈觉得药物的副作用让她肠胃很不舒服,于是开始要求医师帮忙她减少剂量并更换抗忧郁药种类,自己也常常不服药。忧郁症又复发了,而且这次方妈妈曾试图用吞药与跳楼的方式来结束生命!她前前后后住了三次精神科病房,总算接受自己的肠胃症状不是药物副作用,也了解在抗忧郁药物的帮助下不但心情改善,肠胃也舒服了。

 

台湾的研究指出每五到八位老人,就有一人曾罹患老年忧郁症。究竟哪些人比较容易得到这种疾病呢?从方妈妈身上可以看到许多罹病的危险因子,包括性别、年轻时已经有忧郁症发生的记录、个性紧张、比较难信任别人并听取建议、对于身体健康容易感到焦虑、老年期对于来自家庭关系与经济的压力没有好的调适方法、家庭支持度不佳、少社交生活等等。当然,服药不规律也是促成忧郁症复发的重要因素。

老年阶段要面对许多失落事件(失去亲人好友)、能力与体力的减退与环境变迁,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若能及早扩展人际网络与社交生活、发展能长期投注的兴趣、养成运动与规律生活的习惯,并且在面临压力时保持弹性并避免过度的控制欲,都可以减少老年忧郁症的发生。对方妈妈来说,如果她能以信任取代对孩子们的过度操心,相信专业以减少对身体不适的病态焦虑,不只可以减少忧郁症发生的机会,更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