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金姨去年跌了一跤,造成大腿骨折,手术后休养了一阵子,虽然可以自行走路,但体力大不如前,走没几步就会感到腿部酸痛。
她变得闷闷不乐,对活动失去兴趣,不肯出门,时常抱怨行动不便不如死掉算了。骨科医师察觉有异,转诊到老年精神科接受评价与抗忧郁的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医师建议家人多让阿金姨与人互动、多晒太阳,最好能做些和缓的运动。儿子首先想到阿金姨平日最喜爱打牌,生病后都不去了,便拜托了些亲友,声称缺她不可,安排在家中打牌,主要是多陪她聊天。又知道她最疼宝贝孙女,常假借晚间顺道在外聚餐为由,半哄半拖地带着她出门去接送孙子女。阿金姨的情况逐渐改善,主动开始复健,脸上笑容也多了起来。
许多亲友们看到忧郁长者整日咳声叹气,家人朋友想邀约一起出门活动,或是安排旅行游览,却遭遇百般推托拒绝,或是碎念找碴时,有些家属感到付出不被接受,容易转而愤怒生气,可能会出现指责的语气。
责备他们不听劝、不遵照医嘱,或是怪他们不努力。建议先调整自己的想法,了解到『忧郁症患者并非故意的』,理性面上或许可以接受劝告,但是活力与行动力都受到忧郁症的影响,需要我们拉他们一把。试着找出能增强长者动机的诱因,想想有什么是他们看重或喜爱的,应用他们所在意的人事物,协助长者对抗忧郁,纾解心情。
身为三明治世代夹心层的中年子女,白天忙于工作,傍晚赶着接送孩子,回家后又要设法挤出时间来照顾家中罹患忧郁症的长辈,因而累积许多压力,造成自己也处于紧绷状态。建议试着寻找出不同世代的『最大公约数』,创造『共享娱乐』。
举例来说,祖孙三代都喜欢观赏电视剧,可以挑选合适的影集,一起欣赏讨论,交流情感。此外,建议多运动,可以来个家庭杯健走大赛,搭配时下流行的计步器,健康App等,让老小都能促进身心健康。共同聆赏音乐也是个老少咸宜的方法,可以选择老歌新唱的,或是复古风的潮流歌曲,加上现在正夯的可录音式麦克风,甚至可将彼此的歌声记录下来,听听笑笑也能开怀。
如果太过忙碌,有困难进行这些规划,那么只要简单地陪伴在身边就好,十分钟也好。有些人会担心不知道要跟长辈说什么,其实就算不多说,安静聆听也很有帮助。对于忧郁者来说,有亲友相伴,共享时光,就是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