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能不能放走忧郁?

A先生是一位50岁已婚公务员,平日工作认真、生活规律。在一次出国考察时,突然感到疲惫,且有失眠、胃口减退的情形,回国后到住家附近诊所就医,情况并未改善,便前往医院全身检查。结果肝、肾、甲状腺等功能皆正常,但他仍觉得沮丧,同时发现记忆力减退、兴趣索然,工作能力明显退步。

后来,A先生在亲人介绍下至精神科就诊,医师细问病史后,诊断他罹患忧郁症,需进一步治疗。A先生自认没有太大的工作压力或烦恼,但为完美主义者,也许是发病的一项原因。经过2个月的药物与支持性心理治疗,病情仍未显著进步,于是安排住院接受更积极的诊治。

住院期间,除了调整药物,也安排心理师做认知治疗与生理回馈,并与社工师一同做家族谘商,参与职能师带领的娱乐治疗。1个月后,他仍感到倦怠、忧郁、没有信心,甚至有久病厌世的念头。因此,医师建议他与家人接受电气痉挛治疗(简称电疗)。在12次的电疗后,他逐渐感到神清气爽,心情大为改善,疲劳也消失无形,住院2个多月,A先生终于和家人愉悦地踏上回家之路。

A先生罹患的是重度忧郁症,有些病患并没有明显压力,而是来自内因性忧郁症(endogenous depression)。在各种药物与心理治疗无效后,为加速疗效,可使用电疗,它的适用对象如:1.重郁症;2.躁症;3.精神分裂症;4.僵直状态。一般而言,治愈率约七至八成。

电疗有以下优点:

1.对严重情绪障碍疾患,及精神分裂症(尤其有高度自杀或暴力危险性)效果良好;
2.对吃药无效,或有严重副作用者有显著的疗效。

不可讳言,电疗也有缺点,如:
1.有10%的病患出现暂时性的记忆力障碍,约3~6个月;
2.有5%的患者出现躁动现象;
3.偶尔出现头痛、肌肉酸痛;
4.反胃、呕吐;
5.咬伤牙龈与咬断牙齿;
6.骨折(尤其较年长者);
7.极少数有死亡的报告(1/25000)。

电疗前,医师会与病患及家属充分讨论与沟通,解除疑虑以征求同意;此外,也会做脑波、心电图与胸部X光检查。一切正常后,再照会麻醉科一同执行电疗,过程中施打麻醉药,确保病患在无意识下进行,不会感到痛苦。
A先生目前仍在本科门诊追踪治疗,其病情能缓解甚而痊愈,关键在于对治疗的充分信任。现在的他较以前开朗,不再要求尽善尽美,较能接受「缺陷美」,这是他迈向康复的另一钥匙,非常恭喜也祝福他重返和谐幸福的人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