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刚放暑假没多久,都不知道孩子在忙什么?忙到晚上才回来。人家说要用沟通的不要打骂,问他在忙什么?跟他说要早点回家,他理都不理,甩头就进居室,更气的是,竟然还把门反锁,在家里锁门干嘛!我是他妈耶,太离谱了。你说我能怎么办?」
多数孩子从小就习惯接受父母的安排而生活,随着年龄增长,同侪互动机会增加,为了获得同侪认同,开始接触同侪喜欢的事物,多数时间不是往外跑,与同学去唱歌、看电影、打球,就是在家看电视、上网、打电动、看漫画、听歌,变得越来越有自主性,让父母担心不已,深怕孩子学坏,甚至不小心受到伤害,就阻止他们与同侪互动,也因此和孩子的冲突越来越多,孩子的期望也因为不断受到父母阻碍,挫折无助感越来越高,一碰到父母,情绪就变得低落、暴躁易怒,或是人际关系出现退缩、孤立、离群索居时,此时父母就要小心孩子是不是越来越忧郁了。
当孩子出现这些情形时,建议父母不妨先放慢脚步,重新与孩子建立关系,以下的方法可以试试:
1.每天固定安排时段和孩子相处:当孩子有事想说时,请务必拨空给孩子,如果真的很忙,不妨每天固定安排一个时段与孩子相处,即使短短的二十分钟也好,除了听听孩子今天的生活,也可以让孩子有情感抒发的对象。
2.与孩子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孩子提出遭遇的问题时,不妨多引发孩子去想这样的问题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或是去哪里收集相关的信息,除了增加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外,也能让孩子习得使用恰当策略来达成期望。
3.和孩子共同规划生活:让孩子学习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除了可以知道如何评价事情的轻重缓急,还可以让孩子了解如何按步就班达到自己未来的目标。
当孩子知道父母是个可以讨论,给予资源的好帮手,又是个情感抒发的好对象时,相信会比较愿意与父母分享,而父母也因此能清楚知道孩子的能力与意图,彼此将更加信赖对方,孩子也因为在上述的过程中学习到如何运用恰当的方式达成期望,而变得更有能力,更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