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都在的手足情义

有关弟弟妹妹的笑话说:「我的父母恨我至极,以致于非得再有另外一个」,许多有两个以上孩子的父母,一定常听见「你就只会叫我,为什么哥哥不做」,「是他先打我的,活该!」这类的话,有兄弟姊妹的人多少都有过与手足冲突与竞争的经验,也免不了抱怨父母将他们比较,觉得父母不公平。心理学家发现,随着年纪增加,个性的成熟与社会的历练,儿时对兄弟姊妹的忌妒、敌意与怨恨会降低,虽然仍有少数的家庭,这样的负面感受无法化解,终其一生影响他们,甚至造成互相伤害的病态行为。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手足关系可能是人生第一个同侪经验,是人生最长的亲密关系,这段有着类似的文化、成长背景与价值信念的关系,长于友谊关系,不像亲子关系在长幼位阶与权力上那么明确,容许更多的差异与个别性,到了老年,手足关系,可能是我们唯一的亲属关系。儿时兄弟姊妹的相处经验,对成人的手足关系影响深远,与手足分享的能力不是天生的,父母若能在早期促进手足的和谐关系,往往可为孩子建造日后情感的、心理的与有实际帮助的支持关系。

 

帮助孩子建立亲手足关系的原则:
一、避免自觉与不自觉的偏爱,反省本身对某一个小孩子是不是特别注意。或者这些注意是否造成负面的影响。这是最常造成手足之间有怨恨的原因。

二、鼓励孩子正向的解决冲突,不鼓励抱怨,鼓励孩子相互讨论、协商找出公平分配方法的行为。

三、鼓励或奖赏合作的行为,发现孩子能合作与分享时,不要吝于给予称赞、肯定或实际的奖励。

四、让孩子有父母不在场手足单独相处的时刻,了解孩子的经验,注意他们快乐和谐有趣的内容,忽略不快的时候,肯定合作的时刻与冲突解决的正向行为。

五、青少年时期,鼓励手足间相互提供问题解决与因应的参考意见,与心理支持的行动。

六、长大后,提供手足间定期见面、相处与接触的机会。

七、父母本身能做好示范,与自己的手足维持联系与和谐关系。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