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姊姊离家后,我怅然若失,以前羡慕、妒忌、也讨厌她,怨恨父母把才华给了她,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她,我常因嫉妒而不想跟他说话,有时明明是自己的挫折,心里却埋怨他,怨恨因她的优秀而让我沮丧。可是现在我只觉得孤单,少了谈心的人,有些我不想告诉父母的事,也没人可说了,现在我才意识到姊姊对我的重要。」
兄弟姊妹是多数儿童成长重要的亲密关系之一,手足的竞争与冲突也常是成长难以避免的经验。冲突多因儿童对父母心理、生活的依赖,自然不喜欢有人来抢夺父母的注意、关爱或家庭资源。许多儿童初次嫉妒的经验、竞赛的感觉,或对自我独特性的意识,常来自与手足的互动。亲密的生活,学习面对冲突、差异与竞争是必要的,手足关系可说是孩子学习角逐、争宠、抢夺资源,但也同时学习合作、分享、妥协、忍耐与分配资源的场所。
以下是预防手足冲突的十大守则:
一、公平对待孩子。父母有意或无意过于重视某一个孩子,是手足冲突的原因之一,要留意态度隐微的喜好或不公,避免过度注意或保护某一个孩子。
二、尊重、鼓励个别的差异,可藉由父母与孩子有单独相处的时刻,允许孩子有不同分开的活动经验来达成。
三、家庭要有新成员时,对年长的孩子预做心理准备。
四、拉开手足相距的年纪:当第二个孩子出生,哥哥姊姊已超过三岁半,进入学习分享的年纪,较不会与幼儿起冲突。
五、孩子有自己的所有物、空间或收藏柜,手足要使用时,需征得同意。
六、鼓励家庭内手足间轻松有趣的共同活动。
七、建立家事分担、分工与轮流的机制。不要强迫年纪大的孩子照顾小的孩子。
八、家庭讨论的时间,父母做问题讨论、分享与计划的示范。
九、不要鼓励孩子说其他手足的闲话。
十、鼓励手足相互关怀的举动,也注意手足相互求好的竞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