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的民俗治疗

药物治疗取向的精神科医师常强调忧郁症的病因有遗传有体质及神经传导分泌物失调,因此必长期服用药物,以治疗先天性忧郁状态及预防再发的投药治疗。直到最近我诊疗一位30岁的女性初产妇,才知道民俗疗法对治疗忧郁症的意义。

张小姐自由恋爱,不顾家人反对嫁至邻村,与丈夫合作开了一家小吃店,本想与丈夫搬出去住,但因婆婆反对而作罢。今春顺利产下一子后,生活改以照顾婴儿为中心,日夜颠倒,身体变胖且内分泌不顺,使她累坏了(生理层面)。

她看更多的书,努力学习自立自强来养孩子,引得婆婆不高兴(家庭生活型态的压力)。她期待丈夫的情绪与经济支持,却因小吃店没有人帮助而更忙,更少见到丈夫(婚姻生活的变化)。

在求援无门,压力增加,她开始出现失眠、情绪低落、自伤行为,严重时出现男鬼附身、口出秽言、打骂婆婆等现象。于是娘家母姐找了与婆家共同认识的乩童做法来解运。乩童以做法来控制男鬼,来减少附身的次数,并表示男鬼说他是张小姐死去的父亲,现身来保护她,帮助她对抗婆婆(文化层面)。

但要根本解决问题,除了神也要人,因此找精神科医生帮忙。我乃短期使用精神药物,改善失眠的情况,控制其冲动行为,并建议她,不要远离家里,可住到另一条街上,每周一、三、五回家与婆婆一起吃晚饭。

 

因为是医师与乩童合作改善当事人症状,又是共同的建议,婆婆也表示可接受此安排。
此后,张小姐的症状就持续改善了。我行医多年,第一次深刻见识到民俗治疗与医学的结合如何改善个案病症。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