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觉得自己很没用!知道爸爸一直对我有很高的期待,可是我总令他失望。只要静下来或深夜一首轻音乐,就会让我好想哭,我是家人沈重的负担。最近除了上课,变得哪都不想去,好难过喔!能怎么办?」一次在学校演讲后,有位同学跑来这么问我。
面对这样的孩子,很令人心疼,不过能跨出第一步,把问题说出来,就是个好的开始。所以提醒他,可以上董氏基金会的网站(www.jtf.org.tw),填「青少年忧郁情绪自我检视表」,检察自己的情绪指数,依着不同分数,将会有不同的指示,试着做做看。
在生活中,的确有不少挫折会让我们觉得「我是无用的」、「一定得要做」、「我一定做不好」。当脑中出现这些句子时,不妨在这些肯定句的背后,多加上一个疑问句「吗」,然后再问自己一次,「我是无用的吗?」、「一定得要做吗?」、「我一定做不好吗?」从这些问句,给自己一个机会,停下来重新检视这样的感觉是不是真实的,有没有被扩大,是不是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接着找出这些感觉的源头,是否就是你身边的人、事、物,再看看这些源头能不能被调整,改变或是被解决,一步一步的抽丝剥茧来面对问题。不要一下子就想把所有的问题全解决,先一项一项的列出,慢慢想辨法处理,觉得困惑时,不妨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医疗人员的协助。
人生有时真像万花筒,当你转变了角度,往往就能看到许多不一样的景致,「事情其实没那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