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浸网络的小孩容易忧郁?家有网络小子,该怎么办?
一些国外的研究提到,中低年级或幼儿园的孩子上网,只有好处,坏处较少,因为网络可以绘图、游戏,学习信息、语文或数学;但是到了自主性强的青少年,却不得不担心,因为有色情、网络交友约会等诱惑。若沉迷或上网时间过长,将影响课业及规律作息,甚至让生活处于恶性循环。
董氏基金会最新发表的「青少年网络使用、日常生活与忧郁倾向之相关性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放学后的活动比例最高的分别是「看电视」、「上网」和「睡觉」。可见得网络已不可避免是青少年生活的一部份。调查结果也显示,忧郁情绪愈严重,使用网络与人聊天或E-Mail的频率就愈高、时间也愈长。
值得注意的是当青少年心情不好时,第一个考虑的谈话对象最多是朋友或同学(57.2%),其次是觉得没有人可以谈(13.3%),然后才是找妈妈谈(12.8%),只有2.9%的人会找父亲谈。当网络的虚拟世界逐渐成为孩子们真实生活的一部份,父母亲该如何与孩子一起学习面对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网络世界,陪他们出入于虚拟与真实之间?
不同世代,本就对应着不同的世界,每个世代的人都需要从中学习,至于学习得好或不好,或许关键不在媒介,而在态度。如何厘清他们使用的现况,找到可协助或导引正向功能的角度,是需要了解的。
面对网络世代,父母亲在和青少年沟通时,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一、父母亲宜先了解网络世界的种种,熟悉青少年的网络语言,借以找出共同的话题,建立沟通的基础。
二、试着与青少年共同讨论交流,了解他们最常使用的网络功能之利弊。
三、和青少年约法三章,讨论上网要注意的事项。
四、限制上网时间,保持日常生活作息。
五、选择开放场所放置电脑,观察其使用电脑时间,甚至与他们共同讨论,别让他们闷在居室中猛看屏幕。提醒青少年是要控制电脑,不是被电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