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忘了吃早餐!」这句话一定经常回荡在你身边,无论是从报章杂志的健康专栏上头看到,或是从现在正在厨房里做早饭的妈妈口中听到。外国俗谚有句话说〝You are what you eat.〞饮食和人体的关系密不可分,人人都知道吃下的食物会对身体造成莫大影响,但不知道:食物也能影响心情。
医学专家近年来研究出内分泌会影响人的心情,举凡忧郁、焦虑、倦怠情绪都跟体内激素不平衡有关。美国心理协会发表的一篇报导《你的食物和你的心情》指出,血清素太低很可能会导致失眠、忧郁、敏感和侵略性行为;
多巴胺及肾上腺素分泌过少,可能会影响情绪的稳定。而在日常的饮食中,举凡牛肉、包心菜、糙米、芹菜、菠菜,还有鱼油和部分蔬菜油里面,可以摄取到维他命B6、B12和叶酸、脂肪酸和镁等等有助于这些激素分泌的营养,它们可以促进血清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帮助我们「提振心情」。只是,在烹饪食物的过程中,这些营养素仍无可避免的会流失,因此,减少加工手续、尽量简单的处理食材是避免养分流失的最好方法。
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常被要求应该「戒糖」,但这也戒掉了能使我们心情愉悦的要角——血糖。血糖过低又跟忧郁、倦怠和焦虑情绪有所关联;而咖啡因兴奋神经的效果,更常被视为养生大忌。这些饮食,难道真是「健康杀手」?报导指出,适量的咖啡因可以刺激脑部活动,增加警觉性,早上饮用一杯咖啡,可以帮助你在工作上保持清醒,只要不摄取过量,你就可以享受它所带来的「愉悦」,而无须过于担心咖啡因对人体的负面影响了。
其实,只要均衡饮食、定时定量,常吃蔬菜、榖类和水果,平衡的吸收蛋白质,就有助于维持身心健康。饮食,本来就是一种令人愉快的享受,如果食物能摄取让你身心都健康的养份,也可说是一石二鸟!知道吗?心情不好时,偶而放肆一下,「垃圾食物」常常会变成〝Happy Food〞,但请记住,只能偶一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