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前(2005年),3月间的一次编辑会议,讨论着「更年期」与「青春期」的话题。我们的记者朋友多为女性,几位还是正值家中有女初长成的母亲,聊着聊着,没想到这个两代相处的话题,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大家健康》杂志封面主题的篇幅看来是没法满足这些剧情,当下我已经有了出书的预想,也是想让更多相似有「更年期」经验,或即将步入「更年期」的妈妈族群,对自己的更年期与青春期年龄的女儿,有更全面的了解及能愉快自处。
待文章采访完毕后,果然,这个问题,得出本书,才有机会让读者读到更多完整的内容。为了让各篇文章有好的串连,让故事案例更流畅,编辑睿萦和怡玲,不断调整内容大纲,与记者沟通写稿角度。于是,我们从原始杂志主题,开始扩充内容,延伸对「更年期」与「青春期」,「妈妈」与「儿女」所遇到的问题。
有不少学者专家,戏称更年期遇上青春期,是场荷尔蒙的战争,双方的生理变化,引起了情绪的波澜,演变成相处心结的问题,这个问题似乎很难解,许多家庭问题,也因此产生。不过,有历经「更年期」与「青春期」对抗的朋友说:「现在我们历经风暴后,更能『和平』相处了!」是的,这本书希望能对现在深陷荷尔蒙风暴的妈妈们,能助上一臂之力。
书的第一章,就直击引起这场战争的引火线。更年期的妈妈和青春期的孩子都遭遇着身心变化的问题,在妈妈身上开始遇到「更年期」所有的生理症状,月经逐渐出现不规则,最后停止,导致许多的不适,进而引起情绪不稳定、焦虑、多疑、失眠等精神方面的症状,而孩子开始「转大人」的过渡时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生长也变为快速,许多不适也容易变成情绪的问题。生理机能一个不断往上,另一个逐渐减缓,差异愈大,一旦爆发情绪,自然也就容易处不好。
如何解决这样的生理问题呢?第二章针对青春期的现象,让妈妈了解孩子,协助他们认识自己的身体构造。也谈更年期的妈妈们,可能遇到生理的大小毛病,包括骨质疏松的问题、心血管的问题、皮肤保养的问题、更私密处的一些问题。
第三章则朝着解开这场战争所衍生的心结问题迈进。现在青少年叙说的火星文,到底是要表达什么?心理想的是什么?的确大不相同。就以音乐比喻,当妈妈的这一代,喜欢的是民歌,柔柔的曲风;现在的孩子,老选择RAP快节奏的调调。可是难道两种曲调,无法结合吗?如果孩子喜欢周杰伦,建议你必要去听一首「千里之外」,这首歌正是结合费玉清和周杰伦两个不同世代,唱成的一首好歌。你和孩子的相处或也能像这曲子一样。另一首是周杰伦自己创作谱的曲「听妈妈的话」更像是助你一臂之力。
第四章和最后一章,是给妈妈们打气,以生活的实际案例,建议如何与孩子沟通,当她的大朋友,一起做窝心的事。这本书的完成,感谢记者伙伴们──慧心、松龄、淑蓉、智华、锦治等的撰稿,更感谢柯沧铭医师、吴佑佑医师、作家汪咏黛为本书推荐作序。
文末,再想想:有时是荷尔蒙作怪,和你对话的声调忽高忽低,甚至不耐烦的响应,也不是她(他)想要或故意的!谁知道就这么巧,你的更年期要遇上他的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