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梦想的启发!

不少人步入中年,家中孩子长大后,可能常会想「假如可以退休的话,我想……」、「如果不工作,可以做……」,满心期待下一阶段的人生课题,可是当退休时日逼近,又开始担心人生就此休息?甚至忧心未来该如何安排生活。

 

近八成受访者意识到自己已达退休年龄,但是近四成的他们还未开始规划。这是2019年初,董氏基金会针对50岁以上的国人进行「退休及老年预备的需求现况调查」的发现。

一般退休给付年龄以满65岁计算,也有很多人想趁早退休。如果以国人平均寿命80岁来看,退休后的日子还很漫长,如何规划才是重点!

退休后可能面临哪些困境?该如何调适?大家健康杂志与宝佳公益慈善基金会合作出版的《未来更幸福!退休前必修的12堂课》为准备或即将退休的人,点出退休生活会遭遇的课题,及提供实用可行的方式。与这本书理念结合的姊妹书就是《乐龄圆梦实践家》,书中访问多位民间素人,可说是退休达人,精彩的展开他们的第二人生。

其实退休虽然会遇到不一样的生活情境、面临身体的退化、家庭角色的转变,但只要保持正面的心情面对,就可以像书中的退休达人,拥有快乐充实的退休生活。

《乐龄圆梦实践家》书中,陈坚志在70岁后,选择走入校园,完成实践大学老龄家庭服务事业硕士在职专班的硕士学业,完全印证活到老、学到老。结束公务员生涯的苏宁生,63岁退休后,完全乐在学习,学习绘画、陶艺、盆景布置,还有二胡,完成年轻时想做的事。

曾在外商公司担任主管的刘家驯,选择43岁时离开职场,提早退休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休养身体,回归家庭。50岁时开始准备退休生活的董国震,则是退而不休,担任多个单位的志工,回馈社会。在职场工作20多年的林艳萍,毅然在50岁时决定退休,挑战海外体验异国风情的梦想,担任国合会海外志工。

退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其实不必羡慕别人,也不一定非要有完整计划,只要有准备,生活要有重心,就能圆满自我。梦想可以从小做起,发想自己可完成的期待,只要实践时感觉快乐、充实,就能感受实践梦想的乐趣。希望《乐龄圆梦实践家》这本书,能让想退休的你,多一些梦想的启发。

文末,最要感谢在董氏基金会《大家健康》杂志服务近20年的杨育浩主编,随着这本书的完成,他也将暂时离开这个团队,一圆自己的梦想。我想:有心,团队就在!祝福他展翅高飞、圆满上登峰!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