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天紫外线的强烈照射,不仅容易使人晒伤或长出黑斑,还可能因此罹患皮肤癌。澳洲籍的好莱坞重量级演员、演活“金钢狼”一角的金球影帝休杰克曼,就曾自曝由于过去没有擦防晒乳的习惯,导致他于2013年确诊皮“基底细胞癌”皮肤疾病,虽经手术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却仍不断复发,需反覆动刀切除病灶。
不只有休杰克曼,台湾也有相当多深受基底细胞癌所扰的患者,究竟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基底细胞癌?小编羊羊将让你认识台湾最常见皮肤癌“基底细胞癌”的常见症状与治疗方法外,还有预防罹患“基底细胞癌”皮肤癌的小撇步。
什么基底细胞癌?紫外线成致病主因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属于一种皮肤的恶性肿瘤,主要位于表皮层下方,为发育异常的细胞所组成。据卫福部公布的108年癌症登记报告,台湾患有基底细胞癌的民众就高达2262多位,约占5成皮肤癌病例,是所有皮肤癌之中发生率最高的皮肤癌种类。
成大医院斗六分院皮肤科何英右医师表示,基底细胞癌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年纪愈大罹病机率愈高,而长期经紫外线照射且未防晒,则为罹患基底细胞癌的主因,病灶多好发于如脸部、脖子、前臂或手背。
此外,如皮肤癌家族病史、曾摄取含有重金属砷的水份、接受过放射线照射或本身有免疫缺乏症等,皆为罹患基底细胞癌的危险因子。
基底细胞癌常见症状:病灶像痣易轻忽
基底细胞癌的病灶外观多呈现红色、肉色或黑色的肿瘤,起初看起来就像一般的痣,容易遭病患忽略。直到病灶逐渐长大,肿瘤周围可看见微血管的扩张,甚至出现溃疡、流血等较为严重的症状时,才会被患者察觉。
何时应就医检查?
基底细胞癌发生癌细胞扩散的机率仅约1%~1‰,一旦开始进行转移,便会由皮肤局部向下扩散至肌肉、骨骼或神经等深层组织,其中癌细胞较常转移的部位多为淋巴节与肺部。因此,建议患者若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早就医,请医师进一步诊断,以防癌细胞扩散。
基底细胞癌可靠这些方式诊断
基底细胞癌诊断方式与其他皮肤癌差不多,起初医师会先透过理学检查,为患者进行初步诊断,若医师怀疑有皮肤癌的可能,就会进一步用切片检查,并透过显微镜观察检体,以判断皮肤癌的类型与分期。
另外,医师也可能会视情况使用电脑断层扫瞄(CT)、X光、核磁共振(MRI)等影像检查的方式,加以确认病况。
如何治疗基底细胞癌?手术切除是最佳方法
医师主要会依据基底细胞癌的体积大小、所在位置、数目多寡以及肿瘤的型态, 并考虑患者的年纪及健康状态,最后再给予适合的治疗建议。
基底细胞癌患者欲根治基底细胞癌,医师通常会建议使用手术切除病灶,以有效将其彻底根除,但病患若出现癌细胞转移的情形时,则可能需要接受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以确保癌细胞不会残留于其体内。
除了手术切除,其他治疗基底细胞癌的方法还包括光动力治疗、刮除电烧、冷冻治疗、局部涂抹药物等。
预防基底细胞癌先从防晒做起!
预防基底细胞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做好防晒,尤其是在正午光照最为强烈之时,记得可穿着长袖外套、长裤、配戴帽子、使用阳伞或防晒乳等用品隔绝紫外线,即可降低罹患基底细胞癌或其他皮肤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