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卫福部110年最新公告的死因统计结果显示,肺炎死亡人数相较于去年有小幅下降1.4%,但死亡率仍高居第3位,排在癌症及心脏疾病之后。
而肺炎种类繁多,其中细菌性肺炎不仅容易透过飞沫于患者打喷嚏、咳嗽时传播,患者并会出现咳嗽、咳痰、头痛、呼吸急促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严重还可能因此导致肺脓疡,甚至是败血性休克。
究竟什么原因会引发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肺炎常见的症状有哪些?小编羊羊一次告诉你细菌性肺炎的治疗方法、10大常见症状与3招预防方式。
什么是细菌性肺炎?常见原因有这些
细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顾名思义就是受到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肺炎。常见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霉浆菌、绿脓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而细菌性肺炎好发于幼童、老年人与其他免疫力较差的族群,例如患有呼吸道疾病、近期接受手术、长期抽菸或酗酒者。一旦上述细菌经飞沫、或患者因食用带有细菌的食物而呛到,进而深入人体上呼吸道,即可能导致呼吸道上皮细胞遭到破坏并入侵肺部,引发细菌性肺炎,产生咳嗽、发烧、呼吸困难等症状。
细菌性肺炎10大常见症状:
罹患细菌性肺炎除了会引发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严重者可能还伴随肠胃道症状。
其中细菌性肺炎最常引发的10大症状又以下列为最:
- 咳嗽并伴随绿色、黄色或带血的黏液
- 流鼻涕
- 发烧
- 呼吸急促
- 疲倦
- 头痛
- 食欲不佳
- 呼吸困难
- 腹泻
- 腹痛
细菌性肺炎诊断:胸部X光检查、痰液检查
若患者出现发高烧、长期咳嗽且合并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恶心想吐、发绀或咳血等症状,应尽快就医治疗,否则易导致菌血症、脓胸、肺脓疡,甚至是败血性休克等并发症。
多数医师会透过胸部X光检查及痰液检查,以诊断患者是否罹患细菌性肺炎。也因痰液取得不易,特别是年纪较小的幼童,因还不会自行吐痰,为了要进一步确定感染的菌种,此时可能采取气管穿刺的方式吸取痰液,以进行细菌培养及化验。
细菌性肺炎以抗生素治疗为主
针对痰液检查所得到的结果,若为细菌性肺炎,医师多以不同的抗生素药物进行初步治疗,另依严重程度及过去3个月内是否使用过抗生素,再决定是否需额外调整。
治疗细菌性肺炎的抗生素中,包括青霉素类(Penicilins)、头孢子菌素类(Cephalosporins)为最普遍的选择。一般需服用7~10天,建议患者应依照医嘱按时服药,并勿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因症状改善而随意停药,才可有效治疗细菌性肺炎,并避免因自行判断用药多寡而产生抗药性的情况发生。
此外,若用药期间出现肠胃不适、呕吐、腹泻、心律不整、身体颤抖等副作用,应尽快就医,并让医师及时为患者调整用药处方。
3招预防细菌性肺炎!
想有效预防细菌性肺炎,掌握以下3大方法,就能降低细菌侵入呼吸道与肺部的机率:
- 出外时记得配戴口罩,并避免到过度拥挤或通风不良的场所。
- 平时应勤洗手、保持双手清洁,并避免触碰眼、口、鼻。
- 依照政府所公告的时间,让家中的孩子与长辈施打肺炎链球菌疫苗,以防罹患细菌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