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根据卫福部的报导,大肠癌为国人发生人数最多的癌症,且呈快速增加的趋势,每年约有一万多人得到大肠癌,并有超过五千人因大肠癌死亡。但是如果早期发现大肠癌,加上妥善治疗,存活率可达九成以上。
大肠癌的早期并无症状,因此需要定期接受大肠癌筛检,目前采用的是(定量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查。筛检结果如为阳性,需进一步接受大肠镜检查。根据统计,每两年一次粪便潜血检查可降低 35% 大肠癌死亡率。以下将介绍关于粪便潜血检查的注意事项。
粪便潜血检查
粪便潜血检查是检查粪便表面是否有肉眼看不出来的血液,由于大肠癌的肿瘤或息肉会受到粪便摩擦而流血,血液会附着在粪便表面排出,所以透过粪便潜血检查能帮助早期发现大肠癌或大肠息肉。
注意事项:
- 目前粪便潜血检查是使用定量免疫法,不需要饮食限制。
- 在粪便的不同表面刮取适量的粪便,放入内含保存液专用的采便管。
- 采检完尽量当日送回,否则应放入冰箱冷藏。
粪便潜血阳性是大肠癌吗?
粪便潜血检查结果阳性不一定代表是大肠癌,经进一步诊断后,约有4~5成为大肠息肉,4% 为大肠癌,不过根据卫福部指出,粪便潜血筛检阳性若不做大肠镜,大肠癌的死亡风险会增加64%。因此,如果检查结果是阳性,一定要接受大肠镜检查,以免错失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机会。
阳性一定要作大肠镜检查
建议至大肠直肠外科、肠胃肝胆科、消化肠胃系内科或一般外科,接受大肠镜检查,检查过程中如有发现病兆或息肉时,医师可以直接取样做切片或切除;若因身体状况无法做大肠镜检查时,可考虑大肠钡剂摄影加乙状结肠镜检查。
大肠镜检查的 3 种结果
1. 正常:继续保持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并且每两年定期做粪便潜血检查。
2. 发现息肉:切除息肉,并依专科医师指示做大肠镜检查追踪。
3. 发现大肠癌:请依专科医师指示接受后续治疗及处置。
大肠癌的警讯
若出现下列症状,建议尽速就医检查:
- 贫血
- 体重减轻
- 经常性腹泻或便祕
- 血便、大便有黏液或突然变细
- 如肿瘤较大,可能触摸得到肿块
- 排便习惯改变 (一下子腹泻,一下子便秘)
以上症状不一定表示罹患大肠癌,但症状如持续出现超过两星期以上,应立即请专科医师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