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胖,是韩国明星太瘦了!浅谈K-Pop影响

千禧年初韩剧风靡全台,随后韩国流行音乐(Korean Pop,简称K-Pop)、韩国的综艺节目与电影也愈来愈受欢迎,韩星知名度大开,各个年龄层的粉丝趋之若鹜,一片「星光灿烂」之中,韩系美学不只改变了我们的穿搭品味与美妆发型,也影响我们对自己身型与体重的标准。

韩流在潜移默化之中渐渐影响我们的审美观,使我们认为自己的身材不好、太胖。本篇文章小编羊羊从韩流对大众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切入,讲述韩国及台湾人普遍对外貌特别苛求的情况。
韩国人对自己的身体最不满
英国曼彻斯特都会大学(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心理教授Sarah Grogan在她的著作《身体意象:理解男人、女人、儿童对身体的不满》(Body Image: Understanding Body Dissatisfaction in Men,Women and Children,暂译)提到:如果我们所观赏的综艺节目、MV、广告等等都强调「窈窕、精壮」的重要性,让我们觉得自己的身材跟明星相比之下「天差地远」,这必定会引发对我们对自身外貌的焦虑。

该教授坦言,世界各国的电视节目多多少少都有上述的问题,不过韩国的电视台却安排最多的时段播放与节食、美貌相关的节目。韩国的主持人与来宾言谈间以毫无批判的口吻流露出:「整型会带给您工作与爱情上的成功」诸如此类的信息。
根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2016年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韩国的整型外科医师估计有2150人,比起台湾的600人高出3.6倍之多,然而韩国的总人口数只有台湾的2倍,可见在韩国以各式各样的媒体散播「减肥是女性的首要任务」的观念,不仅让韩国人接受整型手术比率偏高,也让女性高度关注自身的美貌与身型,导致女性对自己外表的满意度,与自我肯定的程度双双下降。(同场加映:整型等一下!请先自我评估这9点)
韩国2018年发表研究也指出,台韩2国的受试者以医学定义来说都没有过重,但是都觉得自己过胖。不过韩国人比起台湾人,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度更低,也更容易高估自己的体重,且韩国出现饮食障碍症(Eating disorders),而产生厌食(Anorexia)或暴食、忧郁症、自杀等状况比在西方国家、中国、日本还要普遍。(同场加映:吃还不吃?青少年是厌食症的好发族群)
韩星极端的节食计划
印度尼西亚网红Avissa Fabrianne于2018年10月上传了一支她本人依照韩国女星IU所公布的食谱来减重的视频,至2020年5月已创下超过280万的点阅,表示全球的粉丝着迷于韩星苗条的身型与吸睛的脸蛋之外,更想进一步透过饮食拥有韩星的身材。

但是韩星的节食方式不见得健康,以IU的例子来说,她的减肥食谱早餐只吃1颗苹果,实在不足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与热量。据雅加达邮报(The Jakarta Post)2018年的报导,一位名为佐伊・艾亚(Zoe Alya)的18岁学生在2016年依循IU的食谱过了一个月之后,深感这种减肥法「极其危险」。
艾亚在节食期间疲累不堪,时常发抖,有时候还会昏过去,有如记忆断片一般。她无时无刻觉得头痛,心情也大受影响,最后因为过度节食,身体承受不了开始反扑而大吃大喝,艾亚被医师诊断出狂食症(Binge-eating disorder,BED,又称嗜食症),由此可见,K-Pop的影响无远弗届,连饮食习惯也是。只要上网查阅,就可以轻松找到许多韩星的减重方式,但如果用过于极端的方法减肥,却可能让身体越来越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