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标准的防晒衣物的UPF需至少大于30,才会给予防晒认证,衣物UPF<15则不具备防晒功能,究竟UPF防护系数该怎么看?又该如何选择具有防晒功能的衣服?就让小编羊羊一起带大家认识UPF的原理,以及提供挑选防晒衣物的4大重点吧!
UPF紫外线防护系数怎么看?
太阳放射的光线有很多种,依照波长可分为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而对人体皮肤伤害最大的,称为紫外线(Ultraviolet,UV),而紫外线之中,又分为UVB(Ultraviolet B)与 UVA(Ultraviolet A),两者皆是能穿透臭氧层而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UVA穿透力较强,可穿透玻璃窗、云层和皮肤,是造皮肤老化的主因,UVB则会停留于皮肤表面上,造成皮肤晒伤与皮肤癌。在阳光中,UVA的含量较UVB多500倍。
防晒乳的防晒系数SPF仅测量UVB,但UPF可衡量UVB和UVA:
- UVB:以皮肤接触紫外线后,直到出现反应之时间长短决定。
- UVA:计算紫外线接触皮肤的量有多少。
一件UPF >50的衣物能阻绝98%的阳光,换句话说,只有2%的紫外线能接触到皮肤。UPF数值愈高,便能阻挡更多紫外线抵达皮肤。
以下为UPF的防晒等级与紫外线的穿透率:
- UPF 15~24:保护能力良好,紫外线可穿透衣物率为4.2~6.7%。
- UPF 25~39:保护能力优秀,紫外线可穿透衣物率为2.6~4.1%。
- UPF 40~50+:保护能力卓越,紫外线可穿透衣物率<2.5%。
防晒衣服挑选4大重点
虽然高UPF衣物可保护皮肤不晒伤,但因衣服的布料和颜色的不同,保护效果也会不一样,以下为防晒衣物挑选4大重点:
- 布料:织物密度高的布料,防晒效果会比稀薄的好,如聚酯、尼龙、牛仔布、帆布、合成织维、羊毛及蚕丝等,而防晒效果较差的布料有棉织、亚麻、嫘萦与大麻纤维。部分织物厂商会在衣物制作过程中添加特殊化学药剂,如光学增白剂(Optical Brightening Agents,简称OBAs)和染料,藉此吸收紫外线。
- 松紧:宽松衣物的防晒效力较合身衣物好,合身衣物容易因为拉扯,使布料纤维撑开,造成紫外线更容易接触皮肤。不过选择宽松衣物时,别挑布料薄透的衣服。如果用布料遮住光线,光线一下就透过了,代表防晒效果低。
- 颜色:衣物颜色愈深,愈容易吸收太阳光,因此防晒表现愈好,但此作用真正的功效其实是来自于防紫外线的染料,其浓度愈高,能干扰的光线就愈多。
- 湿气:一般而言,潮湿衣物的防晒效果较低,若穿着湿衣服晒太阳,皮肤会接触相对较多的紫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