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痛苦到下台!吐血腹泻通通来、“溃疡性结肠炎”7大症状别轻忽

安倍晋三痛苦到下台!吐血腹泻通通来、“溃疡性结肠炎”7大症状别轻忽

徐小姐近期每天腹泻20次,几乎一整天都坐在马桶上度过,起初以为是肠躁症所致,直到就医诊断后才得知自己罹患溃疡性结肠炎;不仅如此,就连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因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怕影响国政,决定辞去首相职务。

究竟在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时,会出现哪些症状?该如何进行诊断及治疗?就让小编羊羊带你一起认识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什么?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又称作溃疡性大肠炎,为一种发炎性肠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主要会因直肠及结肠黏膜内层受到刺激,引起肠道内膜及黏膜内层开始发炎、充血及肿胀,进而使黏膜受损、渗血、糜烂与出现溃疡。

近年来,随着国人饮食西化,喜爱摄取高油脂、高糖份的食物,再加上生活作息改变、工作压力大,造成溃疡性大肠癌的罹病率有增加的趋势。

根据台湾发炎性肠道疾病学会提供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指引》,台湾溃疡性结肠炎的盛行率为每10万人口中有12名患者,每年新增的确诊个案约为350人,好发于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以及50~60岁的中年人,并以男性患者居多,男女比例约为1.4~1.6。

国人喜爱摄取高油脂食物,造成溃疡性结肠炎的罹病率增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5大原因容易引发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致病机转不明,推测可能与下列4种原因有关:

  • 细菌感染:患者体内的大肠杆菌比正常人更容易附着在大肠黏膜细胞上,并分泌溶血性及坏死性毒素,而导致结肠壁发炎。
  • 食物过敏:由于结肠壁对牛奶过敏,患者若经常喝牛奶就有可能引发溃疡性结肠炎。
  • 环境影响:长期抽菸容易改变结肠黏膜的通透性,引发溃疡性结肠炎,另外,服用口服避孕药也容易造成溃疡性结肠炎。
  • 遗传:若有溃疡性结肠炎的家族史相对来说罹病机率较高。

    腹痛、腹泻不一定是肠躁症!溃疡性结肠炎7症状爱注意

    肠躁症与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相似,发作时皆会出现腹泻及腹痛的症状,因此容易让溃疡性结肠炎病患误认为自己罹患肠躁症,而错失及早治疗的机会。以下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症状:

    • 腹绞痛、腹胀、腹部压痛
    • 带有血便及黏液的腹泻
    • 急着排便却只解出少量粪便,且排便完后仍有便意
    • 发烧
    • 体重减轻
    • 食欲不佳
    • 贫血

    少数患者会合并肠道外的症状,如:大量出血、结节性红斑、结节性红斑、关节炎、自体免疫肝炎或胰脏炎或硬化性胆管炎。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方法

    1. 抽血检验:透过抽血检查,可发现溃疡性结肠炎会因血液流失导致缺铁性贫血、白血球增加、钾離子偏低、白蛋白偏低及肝功能指數上升等。
    2. 粪便检查:患者粪便中若出现红血球细胞、嗜伊红性白血球细胞,即可能为溃疡性结肠炎。
    3. 乙狀结肠镜并切片检查:经由乙狀结肠镜并切片检查,可見早期症状如黏膜泛红及水肿、血管分布减少、皱摺瓣膜变较不明显或增厚;随病情加重则可能出现颗粒狀及易脆性黏膜。
    4. 大肠镜检查:大肠镜检查为溃疡性结肠炎最直接的方法,可区别溃疡性大肠炎及与其症状相似的克隆氏症。

    如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药物治疗

    一般罹患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大多数以内科药物治疗便能控制症状,如抗发炎药物、类固醇药物、免疫调节药物及生物制剂。

    对于病情较严重之病患,医师则会请病患住院治疗,以静脉注射,替患者补充水分、电解质及营养,让肠道有机会休息,并适度使用止泻剂、抗痉剂、止痛剂、铁剂、维他命B12等降低肠道发炎的药物,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除了可以经由口服或注射外,若发炎部位较接近大肠末端,医师也会考虑使用灌肠的方式给药。

    手术治疗

    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引发毒性巨大结肠症、肠穿孔、猛爆性肝炎等并发症时,须以外科手术将一部份的大肠切除。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 按时服用药物:患者应避免自行停药、减药或服用成药,并观察是否出现类固醇用药常见之副作用,如出现月亮脸、水牛肩、全身水肿、消化性溃疡等。
    •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并少量多餐。此外,应避免摄取甜食、酒、碳酸饮料、过冷或过热及易产气性食物,以防腹泻症状加剧。
    • 多补充营养素:罹患溃疡性结肠炎后容易出现贫血的症状,所以可多补充铁质和叶酸等营养素,减少血液流失的机率。
    • 保持心情愉悦:由于溃疡性结肠炎会引发不自主的腹泻,长期下来易使患者置身于恐惧之中,因此适度休息、保持心情愉悦,才能避免症状加剧。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