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音不标准?语言治疗师解答:与进食吞咽习惯有关

家长是否留意孩子的语言发展、他们讲话是否标准?有爸爸妈妈仔细听了孩子的发音,发现幼儿说话竟然有些口齿不清,简单的兔子也会说成裤子。当孩子讲话「臭乳呆」怎么办?会是什么原因?需不需要剪掉舌系带?语言治疗师将一一解答。说话一点也不简单,是需经过不同器官互相配合及协调而形成的。因此构音通常是运用嘴唇、牙齿、舌头、上腭、咽喉等器官,俩俩搭配并做出修正、摩擦或阻断等动作后,而发出语音的过程,不同部位组合进行不同的动作,会发出不一样的语音。

什么是「臭乳呆」?了解造成构音异常4种原因有些孩子在语言发展历程中,约1岁至2岁半时会发生口齿不清的现象,俗称「臭乳呆」,也就是「构音异常」。在说话过程中,若发音的器官位置、和控制气流或是舌头协调出现问题时,话就可能说不清楚。但不一定是器官有关,原因大致如下:非器质性:构音器官没有出现障碍,但发音不清楚。构造异常:构音器官出现缺损,导致孩子无法正确发言,如牙齿咬合不正、兔唇或腭裂等。动作不协调:因神经或肌肉张力不稳定而无法顺利控制构音器官,属于协调上的问题,如脑性麻痹。听力损失:接收语音有限而无法正确辨识,能回馈出去的声音亦有限。不吃副食品、食物太软、太碎都会影响发音!家长平时要注意的部分是非器质性的构音异常,因为可能是日常习惯的累积而引起的。复健部语言治疗师张绮芬说明,婴幼儿发音问题其实跟饮食、吞咽有关,只吃软的东西也会导致「臭乳呆」。她分享,门诊间遇过一些幼童发音不标准,细问家长后才发现,因为孩子吃饭时间太长、不爱咀嚼,因此爸妈都准备较细碎、较软的食物。

孩子满六个月大后,其实就应该尝试渐进提供副食品来训练脸部口腔的咀嚼动作,张绮芬指出,也有些家长抱持省时间的想法,子女超过一岁仍使用奶瓶喝奶,整个脸部肌肉、舌头的运用,都与吃副食品不同。她建议,家长平时不需刻意将食物煮得过于软烂,因为若幼童平常只吃又软又碎的食物,跟有训练吃固体食物的孩子相比,咀嚼能力就会渐渐拉开差距。发音不标准要剪舌系带吗?先评价再决定!张绮芬分享,临床上也常常遇到家长提出疑问,「孩子不太会说话、发音不标准,要不要剪舌系带?」舌系带是舌下连接舌头和下颚的组织,影响孩子舌头的灵活度,而舌系带过短可能造成「ㄓ、ㄔ、ㄕ、ㄖ」等卷舌音不标准,家长才常常因为子女发音问题而感到紧张。张绮芬说明,卷舌音在发音时,舌头并不需要翘太高,而语言治疗师在评价时,会先观察孩子的舌头是否能顺利上翘,如果可以基本上就不用做剪舌系带的动作,此时幼儿的发音问题透过训练就能慢慢改善。当然评价后孩子的确舌系带过短,才会再进行下一步治疗。她建议,爸爸妈妈一定要带着子女先至医疗院所评价,不要急着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