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癌症的定义
癌症(Cancer),又称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癌症的发生是因为致癌基因被活化,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增生,进而形成肿瘤,如果持续恶化、形成恶性肿瘤,就是所谓的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WHO)指出,癌症是全球头号死因之一,在2020年夺去近千万条人命;在台湾,癌症更连续39年蝉联十大死因之首,癌症时钟年年快转,2019年每4分20秒就有1人罹癌,比前一年快转11秒,大肠癌则连续14年占据十大癌症之首。国健署更表示,因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态,癌症发生人数预计仍将持续上升。
台湾十大癌症
十大癌症发生人数
癌症为国民第一大死因,根据卫福部国健署最新公布2019年国人癌症登记报告,依癌症发生人数,十大癌症排序如下:
1. 大肠癌:17,302 人,男性发生率最高
2. 肺癌:16,233 人,死亡率最高
3. 乳癌:14,856 人,女性发生率最高
4. 肝癌:11,272 人
5. 口腔癌(含口咽、下咽):8,204人
6. 摄护腺癌:7,115 人
7. 甲状腺癌:4,580 人
8. 皮肤癌:4,442 人
9. 胃癌:3,938 人
10. 子宫体癌:3,124 人
癌症与肿瘤
认识癌症必须先瞭解肿瘤是什么。外在的致癌因子会导致身体细胞不正常的分裂、形成肿瘤,而肿瘤通常分为以下两种。
- 良性肿瘤:可切除、不会扩散到其他部位。
- 恶性肿瘤:就是指癌症,会不断分裂并扩散到其他部位。
癌症分类
癌症有超过一百个种类,一般可依据癌细胞原发部位来分类,例如肺癌、乳癌等;另外能根据不同组织或细胞做以下分类:
- 恶性上皮肿瘤(Carcinoma)
- 恶性肉瘤(Sarcoma)
- 白血病(Leukemia)
- 淋巴癌(Lymphoma)
-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 MM)
- 生殖细胞瘤(Germ cell tumors)
- 黑色素瘤(Melanoma)
-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简称 NET)
- 类癌(Carcinoid tumors)
癌症转移
恶性肿瘤、癌细胞具侵略性,会破坏邻近组织或器官,同时会进入血流让其他器官产生新的肿瘤,扩散到其他部位,这个情况称为癌症转移(Metastasis),是造成罹癌死亡的主因;转移癌症以原发部位命名,举例来说,肺癌扩散到脑部时,一般称为转移型肺癌(或肺癌脑转移)。
癌症的成因与致癌物
癌症成因
基因突变是造成细胞异常增生、进而成为癌症的主因。基因突变的原因可能来自家族遗传或外在环境的致癌因子。环境致癌物(Carcinogen)包括以下三个种类:
- 物理性致癌物:紫外线和辐射等。
- 化学性致癌物:石棉、香菸成分、黄麴霉素和砷污染等。
- 生物性致癌物:由某些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等。
致癌物分类
根据 WHO 辖下之国际癌症研究所(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以下简称 IRAC),2020 年的最新致癌物分类,一共分为四类。
- 第一级(Group 1):证实对人体有致癌性的物质,共 120 种。
- 第二级A类(Group 2A):很可能对人体有致癌性的物质,共 88 种。
- 第二级B类(Group 2B):可能对人体有致癌性的物质,共 313 种。
- 第三级(Group 3):仍无证据证实对人体致癌,但在动物身上有可能致癌,共 499 种。
- 第四级(Group 4):对人体几乎没有致癌性。但 IRAC 已于 2019年删除此类,并入第三级致癌物。
常见的致癌因子
一般常见的致癌因子如下:
- 年纪
- 病菌感染
- 饮食、肥胖
- 酒精、菸草、
- 空气污染、化学污染物
- 紫外线、游离辐射
- 慢性发炎、慢性病
- 荷尔蒙、激素、免疫抑制
癌症的症状
癌症的症状会根据发生的部位,有许多不同的症状,但这些症状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因此如果以下症状持续数周都没有改善,请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 体重剧烈变化
- 持续感到疲惫不已
- 莫名出现瘀血或流血
- 久咳不愈或声音嘶哑
- 莫名发烧或夜间盗汗
- 消化不良或吞咽困难
- 口舌斑变、嘴巴疼痛发麻
- 大小便习惯改变或有异状
- 乳房或其他部位出现肿块或异状
- 头痛、癫痫发作、听力和视力改变
- 疮(Sore)久治不愈、疣或痣发生变化
癌症筛检与预防
避免环境致癌因子是基本的预防方式;而癌症筛检也能够发现早期癌症,大幅提高存活率,因此政府提供四大癌症(女性乳癌、子宫颈癌、大肠癌、口腔癌)的筛检补助,民众可以前往各大医院筛检)
- 乳房X光摄影检查
- 子宫颈抹片
- 粪便潜血检查
- 口腔黏膜检查
癌症的诊断
癌症早期症状多不明显,筛检能够早期发现癌症或其癌前病变,经早期诊断治疗后,除了可以大幅降低死亡率外,也能阻止癌前病变细胞发展为癌症。
如果筛检为阳性,或者是出现许多前述症状、久未改善,就需进一步诊断,癌症诊断方式包括三大类:
1. 血液、尿液检查
2. 影像学检查
- X光
- 核医扫瞄
- 超音波扫瞄
- CT电脑断层扫瞄
- PET正子断层扫瞄
- MRI磁振造影扫瞄
3. 活体切片检查
- 内视镜筛检
- 活体针吸检查
- 外科活体切除
确诊为癌症后就要进一步做分期之检查,观察是否有转移、并做分期,以便医师拟定治疗方向。
癌症的分期及存活率
癌症分期有许多方式,不同癌症会有不同种分期方式,最常见的是 TNM 分期系统(Tumor, Node, Metastasis,肿瘤、淋巴、转移),医师会再根据 TNM 分期做治疗依据,并依严重程度,分为第零期(原位癌)到第四期(癌症末期)向民众解释。
癌症存活率
癌症的存活率,会因肿瘤长的位置、大小、数目及癌症的分期而有不同,一般来说,只要早期发现,治愈率就越高;根据统计,发现许多癌症零期(原位癌)的病人,五年存活率几乎接近百分之百,不过存活率会随着期别愈晚而降低。
癌症的治疗
准确的癌症分期与诊断对于癌症的治疗相当重要,癌症治疗的原则是先确立治疗目标,主要目标则可分为治愈癌症、延长生命、减轻痛苦及安宁疗护四大类,常见的治疗方式有以下几项。
- 外科切除手术。
- 放射线治疗。
- 化学治疗。
- 荷尔蒙疗法。
- 免疫疗法。
- 骨髓移植。
- 标靶治疗(Target therapy)。
癌症疼痛管理和安宁照护
癌症治疗会有许多后遗症,过程十分不易,因此治疗后的照顾相当重要,包括疼痛控制、改善食欲、心理调适等,需要不同医疗团队的合作,提高癌症病人的生活品质。
给癌友的提醒
癌症的疗程不短,不少病人会不断更换治疗方式或医师,但一般建议尽量遵循医师的处方完成疗程,切勿使用偏方或任意中断疗程,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