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杂音、呼吸喘要留意!心导管治疗「开放性动脉导管」成功封堵先天性心脏病

20231011_心雜音竟是先天性心臟病!-心導管治療開放性動脈導管-傷口小恢復快「免敞開心胸」-

当发现孩子有心杂音、晕厥、呼吸喘或家中有心脏病史或家族有猝死病史,建议应安排孩子做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波检查等详细检查,如发现孩子有心脏相关疾病,应予以治疗,以免错失治疗先机。一名5岁女童近2年来一直有心杂音问题,但家人并不以为意,直到最近一次因发烧感染到门诊就医,医师听诊时发现女童的心杂音非常明显,于是建议做心脏超声波检查。心脏超声波检查发现女童有一条2.8mm的「开放性动脉导管并左心室轻度扩大」,于是建议接受「心导管介入关闭器」手术,将开放性动脉导管封堵。手术采局部麻醉,总时间(含准备)仅用了2个小时,当天晚上女童就可下床走路,由于伤口非常微小(只有大腿内侧的两个针孔),也没有出现并发症,住院3天就出院,门诊回诊追踪状况也很稳定。

开放性动脉导管发生率千分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5至10 %婴儿在母体内使用体循环,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有一条相通的血管称为动脉导管,在出生后2至3天会进行功能性闭锁,开始肺循环。约90%的新生儿在出生2周内会进行结构性闭锁,如未关闭,部份压力较高的主动脉血会流入肺动脉,加入肺循环而引起肺充血,称为「开放性动脉导管」。

奇美医院儿科部主治医师陈俊宇表示,「开放性动脉导管」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发生机率约千分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至10 %。临床上,大多数延迟关闭的动脉导管不会影响新生儿,也会因逐渐成长而慢慢收缩,但当动脉导管无法关闭时,大量的血液会由主动脉流至肺动脉,除了让肺动脉压力升高影响呼吸外,也会造成左心室扩大,易有喂食困难、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心搏过速、盗汗、心悸、胸闷、上呼吸道感染、喘不过气等现象,严重恐导致心脏衰竭、肺出血、心律不整等。幼童有心杂音、呼吸喘等症状应详细评价,以免错失治疗时机陈俊宇提醒,若发现孩子有以下状况,应安排孩子做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波检查等详细检查:心杂音晕厥呼吸喘有心脏病史家族有猝死病史检查后如发现孩子是心房中膈缺损(ASD)或心室中膈缺损(VSD)或开放性动脉导管(PDA)情况,可能需要实行封堵术将心脏问题解决,以避免日后逐渐出现问题(如:肺动脉高压、心室肥厚、心脏衰竭甚至是猝死),错失手术治疗先机。

心导管技术取代开心手术,伤口小且恢复快陈俊宇指出,如经诊断孩子是开放性动脉导管,临床治疗上会先以药物治疗或定期追踪监测心脏状况为主,若治疗效果不彰或有相关禁忌症时,则可考虑采用「心导管介入关闭器手术」或「开胸式开放性动脉导管结扎手术(开心手术)」治疗。由于开胸式手术需打开胸腔、肺叶、麻醉、出血等风险,对于肺及神经等有较大的破坏性,恐有气管肺发育不良、神经受损、伤口面积大、术后疼痛且会留下疤痕等缺点。由于医疗技术发展很快,许多先天性心脏病已使用心导管技术取代开心手术治疗,不仅疤痕较小,且复原时间快,也降低开心手术潜藏的风险及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