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与焦虑、ADHD有关?医师:这群孩子更容易陷入成瘾漩涡

20230602_這些孩子更容易沉迷網路 網路成癮與身心疾病相互關聯 家長需多關懷

现在3C普及、网络发达,人人都可能一整天都抱着手机,尤其拥有忧郁症、焦虑症及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孩子们更要小心,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网络成瘾。医师也指出,控管这群孩子的网络使用,已成为儿童青少年精神科门诊中最常见的议题之一。网络成瘾虽然尚未被列入正式的精神疾病诊断中,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现象。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松德院区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医师李宛臻说明,成瘾的核心症状包含对于网络使用的失控,且这样的失控行为显著影响日常生活。李宛臻补充,网络成瘾核心症状包含戒断症状(想上网而无法上网的时候,感到烦躁且坐立不安),以及明知道不妥但仍花费过多时间于网路上,同时这些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已影响到孩子就寝时间、学校出席状况、课业学习表现及亲子关系等。

网络成瘾有机率与身心疾病共病

在儿童青少年精神科门诊中,不只评价网络使用是否达成瘾程度,评价孩子有没有合并其他精神科疾病也是重点。

李宛臻指出,网络成瘾者有高达14%合并注意力不足过动症、30%合并焦虑相关疾患、7%合并忧郁症,而上述疾病时常会恶化孩子的网络成瘾行为,以下分析为何网络成瘾容易与这些疾病共病。

李宛臻医师指出,网络成瘾者有机率与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焦虑相关疾患、忧郁症等共病。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学龄儿童中,约5%至8%拥有ADHD,他们因专注力难以持续,更倾向追求新奇刺激,具有高度变化性的事物,且他们通常难以延迟满足,需要立即的回馈。相较于现实生活中,必须付出长足努力且持之以恒,才能看到成果,网络上的互动,不仅充满刺激与变动性、又可立即获得回馈,因此也让这群孩子更容易沉浸其中而难以自拔。

ADHD的孩子容易分心粗心、难以持久专注、坐不住、冲动且较难控制情绪等,可能让他们不论在课业学习或生活常规的执行上,都比一般孩子更难达到家长或老师的要求,长期下来累积许多挫折感,孩子便容易转而用对立反抗或自我放弃的态度去面对外在环境的规范。焦虑相关疾患与忧郁症网络成瘾的孩子往往有拒学的情形,有部分孩子核心问题为焦虑症,他们的焦虑可能源自考试压力、课业压力等,一有压力就选择逃避,进而导致长时间拒绝上学。拒绝时间越长,孩子的焦虑会如同滚雪球般,累积越来越多;忧郁症则是会情绪低落、活动力下降。不只身心疾病会加重网络成瘾的程度,反过来说,网络成瘾可能也会让孩子身心疾病变严重。

李宛臻说明,由于研究不易逆向进行,因此目前并无文献能左证,但实际上的观察发现,孩子常在夜间使用网络,导致日夜作息混乱,对情绪多少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让忧郁、焦虑状况变得更难处理。网络成瘾与孩子心态、算法特性有关网络相对是一个比较轻松的媒介,就算整天躺在床上,但只要一根小小的指头点一点屏幕,就能浏览许多信息。李宛臻说明,当孩子在外遇到冲突及挫折,便容易倾向用网络这样快速、便捷、可近性高的方式去纾解压力,而不愿去正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李宛臻医师说,有些孩子认为,没有使用网络,反而会让自己心情更糟糕。但对于部分的孩子而言,网络的确某种程度是他们的「及时雨」,李宛臻指出,过去也曾遇到儿少认为,自己在生活中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在网路上与网友分享心情、困难,甚至彼此有共同点,因此没有使用网络,反而会让自己心情更糟糕。除了孩子心态问题,李宛臻发现,容易重度使用网络可能也与视频社群APP的特性有关,以TikTok、YouTube为例,可能看完一个视频,过了一段时间就会自动推播下一部,甚至屏幕下方也会有其他推荐视频,可以点进去接着看。因此孩子不见得是对每部视频有兴趣,只是网络算法能按照个人喜好,一部接着一部的推荐,所以他们才一部部接续看下去。

网络成瘾现象,往往只是冰山一角

李宛臻表示,有许多因网络成瘾问题,被家长带来就医的孩子,经过门诊评价后,其实潜藏其他共病问题,却未被好好诊断治疗。也就是说,「网络成瘾」如同一座冰山,浮出海平面上的成瘾问题,常常只是冰山一角,仔细爬梳脉络后,海平面下,孩子面临的困难与挫折才会一一浮现。李宛臻建议,持续培养孩子压力因应及情绪调节的能力,并调整教养方式,比如以鼓励代替责备,建立简单但明确的家内规范,同时陪伴孩子探索各种兴趣以及讨论生涯规划,让孩子能有生活重心和长期努力的目标,才是解决网络成瘾问题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