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乎每位父母都曾遇过小孩在半夜睡觉时,突然尖叫、挥舞双手,或是坐起来神色慌张地望向四周,仿佛房里存有恐怖的事物。
此时,无论如何安抚或劝慰小孩,孩子仍然十分害怕不安,但几分钟过后,小孩又会渐渐安静下来,再度陷入睡眠,有些长辈知道后则会建议父母带小孩去受惊。
依据研究,5岁以下的小孩中,超过40%的儿童曾发生过夜惊。小编羊羊向你介绍什么是夜惊?为什么会夜惊?夜惊与恶梦之间的关联以及预防夜惊的方法。
什么是夜惊?
夜惊(Night terrors)是异睡症(又称睡眠异常、睡中异常)的一种。举凡梦游、说梦话及快速动眼期睡眠行为失调症皆属于异睡症。
异睡症好发于孩童身上,因为孩童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较容易出现清醒与睡眠状态的神经调节异常。
当小孩在睡觉时发生夜惊时,小孩通常会感到极度恐惧、恐慌,并出现以下症状:
- 尖叫
- 挥舞双手、踢腿
- 心率及呼吸加快
- 皮肤潮红
- 出汗
- 瞳孔扩大
- 肌肉紧绷
此外,有些幼童发生夜惊后,虽然双眼已睁开,但却出现对周遭声音及动静没有反应,并表现出对周围事物感到害怕,或是失去定向感,突然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等状况。
夜惊发作时间通常不会超过10分钟,但有时则可能持续长达30~40分钟。多数孩童会于夜惊结束后,再次陷入深度睡眠,并于次日醒来后对于夜惊毫无记忆。
为什么会夜惊?
如上所述,夜惊起因于孩童大脑发育尚未成熟、神经调节异常,但青少年或成人也可能因孩童时曾发生过夜惊,或有过暴力或其他不堪的记忆,并因此对睡眠感到恐惧或压力,而复发夜惊。
夜惊好发于12岁以下儿童,特别是1~2岁幼童,不过当孩童进入青春期后,发生次数就会逐渐减少。
夜惊通常发生于深眠期间,也就是睡眠周期的非快速动眼期之第3阶段,因此若孩童放假出游作息紊乱、缺少午睡,或是玩乐时间过于亢奋,便可能导致晚上深眠时间拉长,进而引起夜惊。
除了上述原因外,其他任何可能导致睡眠异常的因素皆可能引起小孩或成人夜惊,其常见的因素包括:
- 药物
- 头部创伤
- 偏头痛
- 心理创伤或精神疾病
- 睡眠不足、睡眠作息不正常
-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 不宁腿症候群
夜惊和恶梦没有关系,是大脑在搞鬼!
夜惊通常发作于不容易做梦的非快速动眼期,因此多数小孩发生夜惊时并没有做梦,仅因大脑神经调节异常,而出现尖叫、挥动四肢等恐惧现象。
无论是小孩或成人,做恶梦的时候通常较少发出声音或活动身体(但也有可能发生),仅拥有强烈负面情绪,如愤怒、悲伤及恐惧等,且对梦境历历在目,可以清楚记得梦境细节。但相对于此,多数发生夜惊的小孩醒来之后,都对所发生的事情毫无记忆。
如何预防小孩夜惊?
一般而言,随着孩童年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逐渐成熟,夜惊的发作次数会逐渐下降,因此无需特别求诊治疗。
然而,若担心孩童夜惊打扰邻居或自身的睡眠,则不妨让小孩维持健康的睡眠作息,有助减少夜惊发作的次数及可能性,以下提供4点改善建议:
- 维持固定的睡眠作息时间,即使放假出游也不要让小孩晚睡
- 维持充足睡眠,1~2岁小孩每日建议的睡眠时间为11~14小时,3~5岁为10~13小时,6~13岁为9~11小时。
- 适时午睡,补充体力,特别是白天玩乐过于亢奋、精力消耗过多的时候。
- 维持睡觉环境阴暗、安静且舒适,避免小孩因睡眠反复清醒,而导致睡眠不足,进而引发夜惊。
除了上述原因外,其他任何可能导致睡眠异常的因素皆可能引起小孩或成人夜惊,其常见的因素包括:
- 药物
- 头部创伤
- 偏头痛
- 心理创伤或精神疾病
- 睡眠不足、睡眠作息不正常
-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 不宁腿症候群
夜惊和恶梦没有关系,是大脑在搞鬼!
夜惊通常发作于不容易做梦的非快速动眼期,因此多数小孩发生夜惊时并没有做梦,仅因大脑神经调节异常,而出现尖叫、挥动四肢等恐惧现象。
无论是小孩或成人,做恶梦的时候通常较少发出声音或活动身体(但也有可能发生),仅拥有强烈负面情绪,如愤怒、悲伤及恐惧等,且对梦境历历在目,可以清楚记得梦境细节。但相对于此,多数发生夜惊的小孩醒来之后,都对所发生的事情毫无记忆。
如何预防小孩夜惊?
一般而言,随着孩童年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逐渐成熟,夜惊的发作次数会逐渐下降,因此无需特别求诊治疗。
然而,若担心孩童夜惊打扰邻居或自身的睡眠,则不妨让小孩维持健康的睡眠作息,有助减少夜惊发作的次数及可能性,以下提供4点改善建议:
- 维持固定的睡眠作息时间,即使放假出游也不要让小孩晚睡
- 维持充足睡眠,1~2岁小孩每日建议的睡眠时间为11~14小时,3~5岁为10~13小时,6~13岁为9~11小时。
- 适时午睡,补充体力,特别是白天玩乐过于亢奋、精力消耗过多的时候。
- 维持睡觉环境阴暗、安静且舒适,避免小孩因睡眠反复清醒,而导致睡眠不足,进而引发夜惊。
小孩夜惊可以叫醒他吗?
夜惊发作时,小孩通常处于无意识且心理恐惧的状态,因此可能会因为旁人叫喊或大力碰触,而做出激烈的动作反应,并因此伤害自己或身边的人。
若父母发现小孩夜惊时,其实不必叫醒孩子,仅需在旁静静守候,避免小孩因动作过大掉下床,或是撞到床边的事物而弄伤自己。
若夜惊持续时间过久,陪伴者可轻摸小孩的脸、手臂和背部,尝试将小孩唤醒,且在小孩唤醒后轻声安抚他。若症状逐渐缓和,可环抱小孩、轻拍小孩背部,给予小孩安全感,避免小孩因夜惊而留下负面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