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忽高血脂恐酿心肌梗塞!医提醒:控制坏胆固醇高低是关键

今年过年气温又会再次下降,低温恐使血管急遽收缩,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研究也指出,气温每降低2.9℃,脑中风机率就增加11%,不得不慎。而心血管的急重症通常与高血脂问题息息相关,医师指出,想要远离疾病,控制坏胆固醇的数字是关键。健康检查后,你仔细观察过报告上的红字吗?今年39岁的陈先生有规律健检的习惯,一直以来都知道自身坏胆固醇呈现赤字,但认为自己生活习惯良好,几乎每天都有大量运动,因此面对报告红字,并不以为意。直到3年前在打棒垒球过程发现喉咙有痛感,且治疗数次未愈,后来辗转来到心脏科就诊,经医师评价发现有心肌梗塞风险,须立即手术治疗。高血脂恐增加中风、心肌梗塞风险。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医务部主任黄群耀临床观察民众对三高的认知,高血脂的诊断率仅5成,他指出,「代表有一半以上病患会轻忽自己高胆固醇的问题,许多民众都是身体发现状况了,才会对过去健检报告上的红字加以警觉。」事实上,国人可能每4人就有1人有高血脂的问题,且各年龄层都有风险,不单只是长辈才会发生的疾病。为什么会高血脂?黄群耀解释,原因在于人体内俗称「坏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多,以及「好胆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太少。

低密度脂蛋白会将肝脏中的胆固醇带到血液中,而高密度脂蛋白则将血液中的胆固醇带回肝脏代谢,若前者增加,就会使胆固醇堆积在血管壁,形成发炎反应。当过多胆固醇在血管壁,便会逐步变成粥状斑块,黄群耀表示,斑块数量越来越多就会使血管变得越来越狭窄,导致血液循环变差,因此可能会出现疲劳、头晕等症状。假如斑块破裂还会形成血栓,便会引发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等急症。一旦发生心血管急症,不仅可能失能,还可能立即死亡。

医:坏胆固醇控制标准因人而异因此,积极控制胆固醇,可以帮助高血脂病人远离急重症的威胁。台北荣民总医院重症医学部重症加护内科主任吴承学表示「坏胆固醇是血脂控制的关键!」而每人依据自身疾病或状况,有不同的标准,大致可概括如下:一般民众:坏胆固醇控制于130mg/dl以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100mg/dl以下。急性冠心症、冠状动脉疾病、周边动脉疾病、缺血性中风、暂时性脑缺血患者:70mg/dl以下。反复发生重大心血管急症、严重或多部位阻塞或合并糖尿病:55mg/dl以下。吴承学指出,若想要将胆固醇控制在标准值,药物治疗是具最佳疗效的方式,临床观察发现,有37.9%的患者可顺利获得控制。除了基本药物外,饮食、适量运动和服用红曲、鱼油、姜黄等保健食品仅能作为辅助,切记不能以此以为主要治疗方式。高血脂患者注意天气变化,稳定服药远离中风药物治疗其实是长远的事,主要目的是预防日后发生心血管急重症的可能性,黄群耀提到,要避免胆固醇数值波动幅度过大,维持在平稳数字,一定要持续服药治疗并养成良好健康习惯。吴承学提醒,春节长假即将来临,呼吁民众一定要检查药物是否足够,才不会面临放假却无药可用,耽误病况。另外,高雄荣民总医院重症医学部主任黄伟春提醒,近期温度变化大,春节长假期间也可能会气温骤降,曾有研究显示,气温在15℃~32℃之间,每降低1℃,50岁以上熟龄族发生心肌梗塞风险增加至1.1%;15℃以下,风险会增加至近2成;即便小于50岁,风险也会增加至0.4%,千万别忽略这小小的数字,很可能就是自己中标。因此,在气温变化莫测的农历年,无论是年轻或熟龄族,务必观察身体状况,出现胸闷、喘不过气、冒冷汗等警讯时赶紧就医。平时也要持续服药,避免慢性病变急重症。过年假期将来临,也务必检视慢性病药物库存量,才不会领不到药物而焦虑,做好准备才能安心过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