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中膈缺损怎么办?新生儿心室中膈缺损分4种,缺损大小影响自愈率

心室中膈缺损,顾名思义就是左心室和右心室中间有一个洞,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25~30%;在心室中膈缺损病童中,有些新生儿会在2岁前愈合,不同种类的心室中隔缺损自然愈合的机率差异很大;一些缺损很大的心室中隔缺损可能导致心脏衰竭,甚至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小编羊羊带您了解什么是心室中膈缺损,以及心室中膈缺损的种类、原因及治疗。
什么是心室中膈缺损?
人体的心脏共4个腔室,上为左、右心房,下为左、右心室。身体用过的血液会经上腔静脉流至右心房、右心室,经肺动脉送往肺脏以获得氧气,并清除二氧化碳与废物;富含氧气的新鲜血液则透过肺静脉输送至左心房、左心室。
若分隔心脏左、右心室的墙壁有缺损时,就是「心室中膈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心室中膈缺损会导致左心室的血液,从破洞流向右心室,导致以下问题:
左心室流往主动脉的血液量减少
右心室负荷增加,流至肺动脉及肺部的血量也增加

心室中膈缺损的原因
研究认为心室中膈缺损,主要是因为中膈肌肉在发育过程中不够紧密,大部分是偶发性的问题。

心室中膈缺损分4种
依据缺损位置不同,心室中膈缺损可分为4种,其愈合率和并发症皆有所不同:
第一型:在东方人较常见,心室中膈缺损的比例达30%,破洞位在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的下方,较不易愈合且容易引起主动脉瓣膜脱垂变形。
第二型:又称膜边型,约占50~70%,为最常见的心室中膈缺损,有可能变小或自愈。
第三型:又称房室腔型,较为少见,约5~8%,可能合并其他基因问题。
第四型:又称肌肉型,自愈率高,约占心室中膈缺损的5~20%。
心室中膈缺损的症状
心室中膈缺损的症状视缺损大小而定,若缺损小,只有少量血液从左心室流向右心室,新生儿通常不会有特殊症状,只能听到心杂音;但若缺损大,大量的血液分流会造成以下症状:
生长缓慢
食欲差、容易溢奶
哭声微弱、睡眠不安稳
呼吸急促
盗汗、四肢冰冷
大便较硬
易有呼吸道感染
心跳加快
心脏扩大
心室中膈缺损严重时,肺部会因充血严重而引发肺高压,造成喘、发绀等症状,最终导致心脏衰竭。

心室中膈缺损的诊断与治疗
在治疗前,医师会先透过下列方式了解缺损大小及位置、心脏状况,以及右心与肺动脉压力是否有增高趋势:
主要确诊工具
心脏超声波
辅助检查
心电图
胸部X光
电脑断层
心导管
核磁共振
若缺损小,对心脏影响不大,医师会安排定期追踪,确认缺损是否自行愈合;假设缺损严重,便需服用强心剂(毛地黄)、利尿剂或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如果药物仍无法控制,或已发展为严重肺高压、主动脉变形或心脏衰竭,病童就需进行心导管或开心手术矫正,迅速改善问题,避免造成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