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完还会滴?男女漏尿原因大不同,5大漏尿类型全介绍

漏尿是十分恼人的问题,除了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也会让人心情大受影响。漏尿可能由许多原因引发,如怀孕、年龄、疾病及更年期等,且各种漏尿情形皆不相同,有些是动作过大就会漏尿,有些则是尿后还有残尿,一不注意就滴了几滴出来。

男人天生易滴,女人天生易漏

由于生理构造的缘故,男性尿道天生较长(约18~20公分),又具有前列腺,闭锁压力大,因此尿液较不容易从膀胱流出,如同长度愈长、管径愈窄的水管,水流会更难以流出一般。

 

但也因为男性尿道较长,尿液也较容易残留在尿道中,造就男人在排尿结束后,仍有少许尿液会从尿道口滴出,此状况与前列腺肥大、膀胱过动所引起的漏尿不同,且频率容易因老化、排尿所使用的肌肉及神经衰退而增加,属于男性正常的老化现象。

 

相对于此,女性尿道先天较短(约3公分),闭锁压力比较小,在更年期后女性荷尔蒙也会减少,使泌尿道旁的黏膜组织逐渐萎缩、弹性降低,影响尿道闭锁功能。

 

此外,女性怀孕时胎儿所加诸的重量、生产时阴道的使力、长年蹲做家务及搬提重物等因素,也会导致女性控制排尿的骨盆底肌群松弛及韧带受伤,大幅提高女性漏尿的风险。不少女性在怀孕时就有漏尿的问题,即使小孩出生之后,漏尿问题也会持续6个月至1年以上。

 

因此男性、女性依其生理结构、生活状况,就会产生不同漏尿问题,而此种差异也会让男女日后罹患不同种类的尿失禁。

预防尿失禁,男人需注意前列腺健康

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给予尿失禁的定义为:在无感染、代谢或泌尿道结构异常下,而有不自主的尿液渗漏,且造成卫生或社交困扰,即是尿失禁。

 

白话来说,当人无意识且无法控制地漏尿或排尿,就是尿失禁。

 

临床上,尿失禁可分为以下5个种类:

 

压力型尿失禁(应力性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

萎缩性尿失禁

满溢性尿失禁

混合性尿失禁

一般而言,男人多罹患急迫性、满溢性等2种尿失禁,前者是因为老化,膀胱神经萎缩或病变,导致大脑无法有效控制排尿中枢,因此当尿液胀到某个程度时,膀胱便会不自主收缩,引起尿失禁。

 

后者则是因为前列腺肥大而使膀胱出口阻塞,或因尿道手术(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手术)而使尿道狭窄、括约肌闭锁不全,造成膀胱无法有效排尿,而当膀胱过分胀尿时,尿液便有可能不自主自尿道排出。

 

因此男性应多注意前列腺健康,平时在日常饮食中建议采低脂饮食,且少吃红肉,并规律运动,同时多喝水,以降低泌尿道感染的风险。

 

女性失禁原因多,怀孕、产后及更年期皆需注意

女性是尿失禁的高风险族群,可能因怀孕、生产而使骨盆底肌群松弛,造成膀胱颈过于松动,只要腹部一出力就会排尿,是谓压力型尿失禁,或长期憋尿导致泌尿道感染、排尿神经过于敏感(膀胱过动),使膀胱一有尿液就想排尿,产生急迫性尿失禁。

女性更年期也会使尿路系统(包括尿道、膀胱颈等)内侧的黏膜萎缩,而导致尿道闭锁功能不全,即使有意识地想憋住尿液,仍可能发生漏尿情形,出现萎缩性尿失禁。

 

满溢性尿失禁则好发于曾接受骨盆腔肿瘤手术(如子宫颈癌)的女性,因手术而导致膀胱排尿及储尿神经受到伤害,膀胱收缩无力,对于胀尿也较无反应,因此造成尿液胀满渗出的状况。

 

混合型尿失禁代表同时患有上述2种以上类型的尿失禁,凡是曾经生产或经常出现尿道问题的女性,皆有可能出现混合型尿失禁。(延伸阅读:妇女尿失禁怎么办?避开4大危险因子、远离漏尿滴答滴!)

 

由于女性尿失禁风险较高,因此平时对排尿功能的日常保建便需多费苦心,例如多做凯格尔运动、避免腹压过大(久咳或举重物),以及养成良好的排尿及饮水习惯,皆有助预防尿失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