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研究院郭子芳:加快创新技术突破 推进国产材料广泛应用

9月9日-11日,以“聚力同行·赋能共赢”为主题的2023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峰会暨国药器械生态大会在河南郑州举办,3500多名政商学界代表齐聚大会。会议期间,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郭子芳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医疗器械行业应加快创新技术突破,促进生态链上下游合作,推动国产材料广泛应用。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郭子芳

  新华网: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2021年,北化院与国药器械研究院共同建立了医卫材料联合实验室,请问创建联合实验室的初衷是什么?

郭子芳:我们的初衷是上下游结合,产学研合作。国药器械的优势在于设备的研发、行业研究和产品注册,北京化工研究院主要优势在于材料的开发,和多年高分子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的沉淀和积累。双方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推进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合作,加快技术开发,提升国家在医疗器械方面的技术水平。

新华网:医卫材料实验室目前发展如何?在医疗器械新材料方面有哪些创新突破?

郭子芳:我们的材料布局分为几方面,第一方面主要布局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前沿,包括可控降解的体内植介入材料,例如骨组织的修复材料、体内可降解的补片材料等,目前这些材料已经取得突破,正在进行动物实验。第二方面是承担国家战略科技攻关力量,解决国家急需的产品材料,包括COC材料、PMP、微载体等,COC已完成技术攻关,微载体正在进行商业批验证。第三方面主要为大宗医用卫生材料,包括用于输液袋相关材料、一次性注射器用材料、一次性反应器材料等,部分产品已取得认证和批量生产供应。

新华网: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产业体系。我国医疗器械新材料产业国内发展现状如何?北京化工研究院在医疗器械新材料产业创新方面,有哪些举措?

郭子芳:这几年在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在新材料的开发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医疗卫生新材料方面还存在不足。因为应用的领域不广泛,一些医用材料没有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应用厂家质量稳定性、均一性还有待提升。其次,我们下游的生产企业也对国产材料缺乏信任不愿意试用。下游的生产企业要支持国产的原材料,在试用的过程当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存在的不足,才能使国产原材料更快地走向成熟。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就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快国产化新产品的应用。本次生态大会是非常好的交流平台,上下游结合,可以和很多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研发企业交流探讨,同时了解他们在材料应用过程中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家在医疗器械以及医卫材料方面的发展。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郭子芳(右)

  新华网:北京化工研究院在新材料的研发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郭子芳:在中国石化总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2021年2月24号正式成立了医卫材料研究所,主要解决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材料和大宗应用材料方面的问题。医卫材料研究所作为我院改革的一个试验田,有很多新的政策支持。在中长期激励方面,我们有几种新的措施,比如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目前正在探索;我们还可以采用技术入股,让科研团队加入到新的技术推广应用的企业当中,持有一定的技术股份,根据生产厂的盈利情况给予分红奖励;也可以采用技术转让,按照转让费的一定比例提成,按照大家的技术贡献来给分配奖金。

新华网:国药器械生态大会自2020年举办以来,受到业内广泛关注。聚力同行,赋能共赢,您认为此次大会的举办将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怎样的力量?

郭子芳:本次大会对于我们而言就是“生态链上下游的串联”。大会中大家坐在一起互相探讨医卫材料方面,包括医卫器械方面在开发过程当中存在哪些问题和需求。通过这次大会,我们能更精准地找到国家在医用材料方面的痛点,进而结合上下游的优势,加快技术的开发,促进医疗器械的高质量发展。

为期3天的2023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峰会暨国药器械生态大会由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指导,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国药集团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郑州市商务局协办,国药集团上海数智博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论坛旨在进一步促进医疗器械行业原创和关键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合作,打造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生态,全面服务“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