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到了,别再补冬!中医师建议用1茶饮搭配2穴位轻松养生不上火

「立冬」节气到来,代表秋天终了、冬季开始。今年11月8日是「立冬」,恰好几天东北季风南下,气温瞬降10℃,终于有冬天之感。俗谚说:「补冬补嘴空」,民间习俗习惯在这个时节进补身体。奇美医学中心中医部总医师梁佑尔表示,冬季人体消化机能活跃,胃液分泌增加、食量大增,最适合饮食调理,「但是,切记盲目进补,滋补必需注意平常消化功能,否则会越补越虚。」现代人体质不同以往,进补要当心中医师周宗翰表示,随着社会工作结构、饮食作息的改变,人呈现的体质、生理状态跟过去有很大差异,因此,如果需要在立冬进补,使用的食材和进补方式必须随着做适当调整。他说明,现代人常处于高压工作、熬夜作息、久坐不动、运动不足,以及高糖、高油精致饮食,因此常出现自律神经失调、神经亢奋、慢性劳损的气滞气血两虚;饮食不当造成的身体慢性发炎、妇科肌瘤肌腺症等。所以,过去立冬后进补时常见的麻油鸡、烧酒鸡、四物汤、十全药补、当归羊肉汤、姜母鸭等,因为多属于「温补」性质,如有上述身体状况,就容易虚不受补,轻则嘴破、口干、身体燥热、头晕等,严重可能加重急性发炎。

立冬进补应药性微温、平补滋阴立冬进补必须依据个人身体状态做适度调整!周宗翰说明,中医调补依据体质顺势为原则,现代人多虚、多火,立冬进补以「平补滋阴」为原则,适度透过药材调整至整体药性「微温」即可。

常见补气药材有黄耆、党参;滋阴养血药材有枸杞、红枣、熟地;温性药材有肉桂、龙眼肉、生姜。配合当令食材,如大白菜、白萝卜、黑木耳、百合、玉米、豆腐、南瓜、马铃薯等,可以兼顾食物营养素及药性引经来调补身体。

进补注意身体3状况,小心上火

周宗翰建议,进补时透过观察自己是否有口干嘴破、肠胃胀气、头晕等身体状态来观察,若因不小心过食不适合自己的进补食材,建议尽快寻找合格中医师透过适当药物调整身体状态。建议今年不补冬,改以「立冬进补茶饮」来健脾养血,促进脾胃运化、滋补肾气,达到平补肾气之效。平时可多按压2穴位,唤醒全身气血启动,强化免疫力。立冬进补茶饮药材:人参须3g、川芎1g、黑豆10g、枸杞5g、龙眼肉3g、陈皮3g、甘草3g做法:药材飘洗过,用热水闷约30分钟,温服即可,药材可反复冲泡至淡而无味。药效:参须补性较平和,较不容易上火;透过龙眼肉、枸杞健脾养血、滋补肾气。

立冬适合按摩穴位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足底,足少阴脉气由此而上,如泉水涌出,具鼓动肾气、开通全身气机、活化免疫力等功效。每日按压或泡足浴15〜20分钟可以强化免疫系统。百会穴:属督脉,为手足少阳、足太阳、足厥阴之会,穴在头顶,为一身之宗,百神所会。具安神、醒脑、开窍、明目,提升阳气之效。早晨起床按压15〜20分钟可以唤醒全身气血启动,强化免疫。梁佑尔呼吁,冬令进补只是养生保健的一个面向,中医讲究天人相应,还需要注意保暖避寒、休养生息,适当的运动锻炼和脑力活动,并注意调整好饮食消化,方才有益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