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像双面刃?早产孕妇使用有好处!但医提醒:可能增加新生儿感染疾病机率

20231106_類固醇像雙面刃?早產孕婦使用有好處!但醫提醒:可能增加新生兒感染疾病機率 民众多少耳闻「类固醇」能够治百病,但却有衍生的风险。过去研究早已证实长期服用类固醇会出现严重副作用,不只是出现在外表上的月亮脸和水牛肩。近期也发现,孕妇为特殊族群,若在孕期、产前施打类固醇,可能会增加新生儿出生一年后感染肺炎、败血症或肠胃炎等感染的风险。早在1948年以前,临床发现类固醇在自体免疫疾病有惊奇疗效,从此被俗称为「美国仙丹」,是社会大众耳熟能详的一种药物。常见用途包含治疗皮肤的类固醇药膏,或者使用在有早产迹象的孕妇身上,可加速胎儿肺部成熟,并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候群及死亡率等状况。广告-内文未完请往下继续阅读长期服用类固醇,对成人、儿童都有风险但就在1960年后,临床进一步发现长期服用类固醇可能产生副作用。国家卫生研究院群体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蔡慧如说明,包含白内障、青光眼、消化道出血或溃伤、感染或败血症、心血管疾病、高血糖、骨质疏松或骨坏死、库欣氏症候群等。因此临床医师开立类固醇药物时多会谨慎以对。然而蔡慧如指出,近期也有研究发现,短期口服类固醇,即便连续使用天数小于或等于14天,依然会增加消化道出血、败血症与心脏衰竭的机率,「虽然罕见但严重的临床副作用」。且不是只有发生在成人,而是儿童身上也会有,对成人增加1.8至2.4倍风险;儿童则是1.8至2.2倍。蔡慧如研究員孕妇族群短期使用类固醇要特别注意!这个结论,也让医界认知到,短期使用类固醇并不像教科书中提到的一样,完全没有风险,尤其对孕妇此族群的影响不容小觑。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儿童过敏气喘风湿科主治医师姚宗杰指出,过去是为了使用在未满34周、有早产迹象的孕妇身上,以加速胎儿肺部成熟,可以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候群及死亡率,甚至晚期早产(35、36周)实施打,也可以增加对新生儿的保护效果。虽然有明显好处,却并不清楚孕妇产前施打类固醇对其子女的影响。因此姚宗杰偕同蔡慧如,与台北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及哈佛大学,共同针对怀孕期间施打类固醇的安全性进行探究与分析。研究发现孕期施打类固醇,会增加子女出生第一年内发生严重感染,甚至需住院疾病的风险,包含败血症、肺炎、急性肠胃炎、泌尿道感染。追踪近200万对孕妇,研究有2大发现研究团队分析卫生福利部健保数据库,并追踪长达12年、共约196万对母婴中的数据,结果显示约4万5千位孕妇曾于孕期施打1次疗程的类固醇。结果显示,其婴儿出生第一年内产生任一严重感染的风险较未施打类固醇者高出1.24倍。进一步分析特定感染症也有不同的机率,包含:罹患败血症的比例高出1.52倍。肺炎高出1.22倍。急性肠胃炎高出1.35倍。不仅如此,产前施打类固醇,对早产儿与足月儿都有增加严重感染的机率,甚至足月儿的风险还比早产儿更多一点。姚宗杰推测,可能是因为足月儿已经不需要使用类固醇来稳定肺部,且类固醇会压抑身体免疫细胞,但无论好或坏的免疫细胞都会抑制,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反而增加感染。足月与早产后续感染风险各有不同。国卫院提供类固醇有好也有坏,重点在注意后续追踪但姚宗杰也强调,针对未满34周的早产儿,使用类固醇的好处仍多于坏处,若因担心出生后的副作用而严格甚至禁止使用,反而造成孕妇早产或导致新生儿肺部呼吸窘迫,都得不偿失。他补充,晚期早产(35、36周)若不施打类固醇,依然有4成可以足月生产,因此此族群究竟是否有需要类固醇,也许是未来可研讨的方向之一。另外蔡慧如提及,除了在短期对于新生儿的风险外,另也不可忽略长期下来直到幼儿时期的影响。2020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Raikkonen博士团队的研究指出,妇女于怀孕期间使用类固醇,会增加其子女精神和行为障碍的可能风险,包含自闭症障碍类群、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等。林口长庚医院院长陈建宗提及,目前此研究已发表于国际权威综合医学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是全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期刊之一。但姚宗杰强调,此成果的目的并非代表未来不建议使用类固醇,毕竟类固醇就像双面刃,不可忽略它的好处,如可以减少4.3%新生儿窘迫。重点在于提醒临床医师和家长,需注意后续风险及进行长期追踪,才能真正保障孕妇与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