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异位性皮肤炎症状加剧!医盘点造成复发的治疗3矛盾

虽然家长与社群间盛传「异位性皮肤炎长大就会好」的经验谈,但根据研究显示,有近三成病童7岁后不但没有痊愈,甚至有演变成中重度的可能性。林口长庚医院儿童过敏气喘风湿科主治医师姚宗杰表示,临床上常见家长在皮肤症状缓解后选择自行减药、停药,导致孩童异肤症状反复发作恶化的状况,为此,他特别盘点家长在协助孩子治疗异肤上的3大矛盾。

矛盾1:想有效解决病根,却在肌肤病征好转后就停药皮肤没症状就是没问题?姚宗杰表示,家长常忽略了异位性皮肤炎是免疫疾病造成的第二型发炎反应,常见皮肤表面症状消失后,随即自行停药,反导致异肤症状加剧反扑。以异位性皮肤炎常见的第一线治疗药物「外用皮质类固醇」为例,国际研究就指出,9成病患曾自行停用药物,且高达6成病患在停药后经历严重的症状恶化,显示任意停药对疾病症状之影响。

矛盾2:想快速止痒,却因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擅自减量姚宗杰指出,许多家长对于止痒所用的类固醇或抗生素,都会担心副作用而自行减量或停药。然而类固醇若未按照医嘱自行减量,可能导致异肤症状急剧恶化;而抗生素若未在疗程中完成,也可能导致抗药性出现,反加重病情。矛盾3:享受口服药物的便利,却不想回诊追踪肝肾功能姚宗杰提到,口服药虽方便、治疗顺从度高,但研究表明,部分口服药可能会增加肝脏酵素释放、引发肝脏发炎,或增加静脉血栓、心血管疾病、带状泡疹等疾病的发生率,需定期回诊抽血监控数据,但对家长来说反而造成不便。姚宗杰提醒,无论使用何种治疗方式,都应遵从医嘱勿自行减药或停药,面得症状反扑。针对有肝肾代谢疑虑的药物,则应确实做到定期回诊监控数值,才能确保安全性。并与医师讨论更精准抑制发炎反应、副作用低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