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不会只有一个剀剀案!医揭4类反应可能是虐童警讯

去年底有名1岁男童疑似遭保母虐待身亡,深耕儿少保护多年的医师提出4种可能儿童面对创伤的负面反应,但也强调,任何反应只能当作留心的参考,无法证明一定是受虐。因此多一份警觉、多一份观察,才有助于发现并杜绝儿虐。

2023年12月底,一名叫剀剀(化名)的1岁男童被送往医院急救,到院前已不幸身亡。当时医师观察发现,剀剀身上有疑似非意外造成的伤害,怀疑他生前遭到不当对待,因此立即启动儿虐通报。经检警调查,剀剀生前3个月是受一对刘姓保母姊妹照料,并认定俩姊妹涉有重嫌,全案仍在台北地检署侦办中。

对于发现每一个可能遭受不当对待的儿童,医生是重要的守门人。儿童医院儿少保护医疗中心主任吕立说明,当孩子身上有异常且明显非意外造成的伤害时,医师通常会留心与警觉,亦有遇过孩子在访谈时直接表明自己被施暴的案例。但有时也得注意,即便是意外造成的伤,比如从楼梯上跌落,也不见得不是虐待,仍可能是施虐者推下楼,只是没有证据。基本上,通常医疗端会先仔细验证与检视孩子的伤势,若疑似受虐,就会通报,后续则会经由调查确认是否成案,因此取得证据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吕立坦言,证据既是对照顾者的保护却也是现行状况的难处。他投身儿少保护多年,也会遇到医疗认定明显为虐待造成的伤,却因无足够客观证据,像是没有监视画面或相关人证,最后不成案,便是现在儿少保护的挑战及困境。

医提出4类负面反应,可能是创伤警讯「身为医师,能做的也只能从每个案件中学习,要对什么样的状况存疑。」但吕立也提到,家访时不一定会看到身体受虐的伤势。有的虐待没有明显伤势,有的有明显伤势,但隔一段时间受虐伤势也可能慢慢愈合,导致后来没有看到伤势。总结来说,没有看到伤势不代表没有受虐,有时候要确认有无受虐不是那么简单。、

因此除了身体的伤痕外,受到不当对待的孩子可能有4个较典型,面对创伤的负面反应,如下:对抗Fight:孩子突然脾气暴躁、习惯暴力对待他人,造成照顾上的困难,可能也是警讯。逃避Flight:对于造成伤害的环境异常逃避,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很多事可能不愿意配合。贬低Fawn:当孩子被暴力对待时,他可能不会恨照顾者,只会停止爱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贬低自己。冻结Freeze:受到伤害时,为了自保,孩子展现不出任何反应,可能目光呆滞、压抑情绪,像是被冻结一般的情形。另外,吕立补充,孩子出现上述反应时,当然可以多一份警觉与关心,但相对的,孩子若完全没有反应,也不见得代表没有不当对待。他曾遇过,有个孩子总是在团体中当开心果,看上去过得很快乐,但却是因自己没有开心的时候,所以才选择让大家欢笑,内心早已伤痕累累。

因此,除了负面反应外,吕立提及,可能有些儿童复原力较强,就能以正面的方式去看待创伤,如果孩子背后有人支持(Friend),让他们愿意直接面对(Face),也是可能会出现的反应。儿虐认定没有标准答案!警觉并观察才重要总结来说,上述反应只能当作参考,并不能作为「儿虐的标准答案」,比如说孩子哭哭啼啼不愿上学,可能是对陌生环境的恐惧,但也有机率是在外发生不当对待。甚至也有案例是孩子非常依赖施虐者,见到陌生人,还是躲在施虐者背后,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施虐者是唯一照顾他的人,因此仍有依附关系存在,互动看似良善,也无法依此认定就不会有虐待。因此如果有疑似儿虐的状况,就要启动儿少保护通报,透过大家的敏感度与对周遭儿童的关心,注意有无看到孩子有无受虐的身心状况。

吕立建议,当孩子有特别的表现时,可以多关心,透过多方询问与观察,进一步了解孩子表现的背后因素,如果怀疑有可能有虐待的状况,则进行通报,让政府社工可以一起来关心与确认孩子的状况与安危。他解释,有时候调查一些受虐的伤势很明确,但有时调查有无儿虐会有模糊地带,尤其有时候孩子本身无法表达或说不清楚,也无其他的摄像头或足够的证据去证实受虐。吕立坦言,精准判断并非易事,对于相关专业人员或旁观者都是,因此只能尽量以专业客观的角度,结合跨专业的合作,建立儿少保护网络,努力承接所有需要的孩子。大家多一份警觉心、多一分关心,让保护网越织越密,期待能有零暴力的一天。